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活在当下

源自: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场高效学习,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01是什么?
 
“活在当下”这几个字对于许多人而言,要么是个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要么就像是个背景板一样,虽然跟自己的身心并没有关系,却是随时可以娴熟地拿来劝慰他人或者自己的一碗鸡汤。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以为的明白,多半停留在“想要活在当下”或者“认为应该活在当下”或者“把没有勇气面对或是没有动力改变当成了活在当下”,却始终并没有能力真正做到“活在当下”。
 
究竟怎样才是“活在当下”?
 
关键是心和身都在当下,意识和注意力在当下,跟身体在一起,并且延展开来,跟外部环境、工作生活中一切需要应对的外在融为一体。
 
做事情的时候,能够专注在事情上,闲暇的时候,也能够跟时间在一起,没有松紧,没有起伏。就像山间的溪水,无论高山峡谷还是浅滩沟壑,一直自然地、顺势地、源源不断地流淌着。并且,当下是秒秒变化的,因为生命是鲜活的。
 
概括地讲,就是主客一体的(身心一体、与外部环境一体)、流动的、鲜活的、自然的、生命力源源不断的状态。
 
02不是什么?
 
昏沉或是散乱状态的人,很难做到活在当下。
 
南怀瑾先生曾经讲过,昏沉或是散乱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要么意识昏沉,要么清醒的时候就常常处于“散乱”。所谓散乱指的是心念不能够系止于一处,念头和妄想纷飞,满脑子都是思想、联想、回忆、攀缘等,不能够制心一处,这种属于所谓的粗散乱。
 
与此同时,如果心念不太散乱,似乎已经系住一缘,但仍有些比较细微的妄念,好像游丝灰尘一样的往来,全然没有什么干扰,但是仍然是一种微细的缠绵,“多少游丝羁不住,卷帘人在画图中”的味道,南老先生将这种境界称之为“掉举”。 
 
无论是散乱还是掉举的状态,虽然纷飞的念头存在强度的差异,都无法做到全然地专注在和融入在客体和当下。一方面,本来就很难做到心念系于一处,另一方面,即便偶尔能够专注,因为抗干扰能力比较弱,也很难维持。
 
久而久之,一个人念头纷飞的强度似乎也在变大,相对应的,心力和定力似乎变得更弱,注意力容易浮在外面,精神的重心起得比较高,很容易被外力和环境所牵引。随便一件很小的事情,或者仅仅只是一个小概率可能却尚未的发生,都有可能让一个人陷入焦虑和纠结之中,甚至是歇斯底里的混乱里。
 
心气不够或是无力、心神弥散的状态,不是活在当下。与念头纷飞和散乱相反,一个人看似很定,什么事情都很难被触动,心绪平稳,不起波澜,实际上很可能处于另外一种极端的状态。
 
“很难被触动”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人很有定力,而是因为习惯了坚强而对自己内心的觉察力弱化,需要颗粒度很大的刺激才有可能感觉到波动。
 
与此同时,“心绪平稳”很可能只是因为心气不够,生机在渐渐地消散,生命的动力在慢慢消退。睁开眼睛的时间里,什么事情似乎都提不起力气去做,总是懒懒的、注意力散散的、无力的、呆呆顿顿的状态,久而久之,甚至连反应都变得迟缓。
 
如果说一个人的生命既包括肉体的物质生命,也包括心神主导的精神生命。肉体随着时间推移而日渐衰败是客观规律,而精神生命则可以持续升华,并且还有可能接通宇宙智慧而源源不断地获取高维的能量,通过身心互动来净化肉体的生命和延缓肉体的衰败。反过来,心神的弥散也将加速一个人的衰老和走向生命的尽头。
 
待在一种所谓养尊处优的看似舒服的状态里,貌似活在了“我”选择的当下,不见得是生命本然的当下。“我选择的当下”意味着有意无意地回避更大的挑战和追求成长可能面对的苦痛,没有一种顺着生活的境遇而持续寻找生命源头的动力,满足于身心舒服或者没有很大不舒服感的“岁月静好”里,只要能够维持就可以。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会不经意间拒绝自己承受范围以外的经历,而在自己熟悉的范围之内,选择容忍细微的不舒服感,并慢慢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钝感。
 
这种所谓的“岁月静好”看起来往往带着一种呆滞的平静感,因为滋味单调而透着一种乏味的平庸。就像是一潭死水,哪怕看起来是干净的,却也是混沌的清澈,死板而不鲜活。当然更谈不上通透的生命力和奔涌向前的力量感。
 
活在当下不是心念无法安定和集中的躁动或焦虑,也不是注意力被动地被外部事物或是自己的本能所支配而对自己的身心没有觉察、身心时常分离而不自知的状态,哪怕是享受成就感的高光时刻。
 
活在当下不是明明做不到而逃避的借口,不是没有勇气面对或是做出改变而得过且过的伪装。活在当下也不是刻意追求平静或是缺乏担当的平庸而呆板的“岁月静好”。
 
活在当下的“定”是一种活泼泼的从容,一种生机蓬勃的放松,是源头活水顺势流淌的自然。
 
03如何做到?
 
活在当下”明明就是大白话,却极难做到。是需要长时间训练才有可能拥有的能力与功夫。我们只能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够得着的地方开始,通过持续的训练来慢慢提高“活在当下”的能力,一点点接近真正活在当下的状态。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随时想起来的时候,尝试着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心神慢慢地融入在当下,跟身体在一起,跟所做的动作和事情合在一起。
 
比如,刷牙的时候,不是手在刷牙,注意力却在大脑上、思绪纷飞,而是要同时把注意力收回,跟所有的动作在一起。每一个动作,心神都在里面,感受手、口腔和牙齿的感觉。再比如,吃饭的时候,每一口饭,每一次咀嚼,注意力都在,食物的味道、口腔的感觉,都是知道的。
 
通常而言,把动作放缓下来,注意力更容易融入其中,体会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习惯性地动作很快,注意力跑到了其他地方,也是正常,毕竟需要个训练的过程。只要意识到的时候,放慢动作,把注意力收回来就可以。
 
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全神贯注,然后再延展到两件事情、三件事情......。然后无论任何事情,无论任何情境,都能够全神贯注、身心合一、主客一体,睁开眼睛的所有时间,渐渐连成一片,就是在持续训练“活在当下”的能力。
 
生动而鲜活地活着,秒秒在当下,不为上一秒牵挂,不为下一秒担忧。
 
这一秒的当下是对上一秒的放下,时间一直在流淌,却没有任何的停顿和拖泥带水,每一秒都清晰而明确,连着源头活水,流水不腐,便是活在当下。
 
认识自己是学习的基础,由内而外的成长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