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行合一”

日期:2022-03-14 16:19 源自:溪畔蔷薇 作者:在状态的飞


以下文章来源于溪畔蔷薇 ,作者在状态的飞


 
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总是少数,并且知行合一也存在层次的差异。只有把学习和成长作为终生努力的人,把责任担当和所有的磨难挑战都当作学习机会的人,把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的人,才有可能。
 
最近因为集中阅读和工作上的一些思考,会时不时地又想起这四个字“知行合一”。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知道什么是“知行不合一”。这其中包含常见的几种情况和几重意思。

01 / 知道不等于做到
知道的层次存在差异,即便当下的知道并不究竟,也不一定就能够做到。越是复杂的事物,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因素越是丰富的、动态的、多层次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往往是多元的、非线性的。一个层面的偶然可能是更大层面的必然。
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基于自己的认知范围去做出判断、想出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判断、结论和解决方案当然就不一定是对的。更何况读书多和逻辑训练多的人,本身就很容易逻辑自洽,陷入文字游戏和模型规整的自嗨当中,距离真相本就遥远,更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做到”。

02 / 做到并不等于知道
世间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恒久不变的,做到并不等于一直能做到,做不到也并不等于一直做不到。无论是做到还是做不到,关键是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知道其中的究竟原因。
否则,不明所以就容易简单归因或者胡乱归因,做得好就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做不好就归因于外部因素,尤其是把时代的机遇和集体的努力完全归功于个人实力,滋生傲慢,丧失敬畏心和觉察力,那就贻害匪浅了。

03 / 知道却并不一定有能力做到
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要想做到,都非一己之力能够完成,总要借助于他人的力量、组织的力量、甚至是对手的力量。
要想“做到”不是理论正确和逻辑合理就可以,更多的时候,需要一个人对分寸感的把握、妥协的艺术,在对错纠缠中曲折前进、在创新和冒险中把握平衡、在处理问题和面对人际关系时的抗压能力和极致的反弹力,是对一个人心力的磨砺。研究谈判的人跟谈判高手之间,向来就不容易合二为一。
与此同时,是不是没有能力做到的人,所谓的知道就一定是不对的?倒也未必。任何事物都有其运转的客观规律,基于客观规律的判断或者是一些趋势和前瞻性的把握、方向的研判,并非一定是行内人士,非得是有实操经验的人才行,尤其是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跳出过往经验的束缚和认知障碍,才可能更精准地觉察现在和预见未来。

04 / 做到并不一定有能力知道
在现实的情境中,要想“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并不容易做到。
一方面,思维训练容易让人陷入逻辑游戏;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思维训练的人,却容易陷入经验主义,出现严重的路径依赖,一条道走到黑。分析问题时很容易陷入逻辑混乱,比如把问题描述当做原因分析、在某一个分析的层次上因果循环、简单粗暴的单线归因等。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不经过提炼总结和研究的经验,容易是散乱的和固化的。更重要的是,会让一个人的成长局限在某个层次里,很难再升级。然而,能够把经验上升到原理和规律,往往需要一个人足够的悟性,否则便是瓶颈。

05 / “知行不合一”可能是方向上的,也可能是程度上的
所谓“说一套,做一套”指的是方向上的不一致,俗话说道貌岸然,不同程度的伪君子,都是很容易让人反感。但其实,“知行不合一”大多时候都不是方向上的,而是程度上的。也就是说,知和行,一个方面的能力远远强于另一方面。两者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和天赋之间存在差异,同时还会受到一个人的偏好以及注意力和精力分配的影响。
有次我问老师:“为什么我对自己的心里很敏感,在工作中对他人也很敏感,怎么就对自己的身体不那么敏感呢?”老师答:“因为你压根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顿时恍然。
再比如,一些有强烈专业偏好的管理咨询师,不知不觉中就容易把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客户身上,能量也都投入到了客户那里。回到自己的公司,反而就懒得思考、懒得花时间,自己的问题一大堆,完全不像是个懂管理的人。当然,知和行之间,存在相互成就和制衡的关系,如果两者落差太大,看似强的那一面也会出现瓶颈。

06 / 不知道自己“知行不合一”
世界是个万花筒,我们不能排除纯粹的坏人存在,彻头彻尾的伪君子的存在。事实上,哪怕是所谓的坏人,也往往有自己的行事逻辑,也有一套自己认为合理化的行为说法。人们都是解决自己“认知失调”的高手,人往往不会去做自己明明认为不对的事情。只是每个人认为的“对”都不一样,甚至相去甚远罢了。
“知行合一”对应到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是复杂的,也是动态的。要想随时都能知道自己“知行是否合一”,需要很强的觉察力,“做到”还需要强大的心力。有的人压根就觉察不到,有的人偶尔觉察到了,因为害怕自我否定的痛苦,迅速也就自我调整了。

07 / 知道,但却做不到,或者很难做到
复杂的事物往往没有简单的对错,往往都是两难的选择。即便选了一样,却还想要另一样,明明不应该,心里却纠结。一个人心里的变化往往不是自己完全能够掌控的,所谓修行就是要真实地面对自己。
“宁肯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并不完全是指道德意义上的真伪,也不仅仅是面对他人时的“有话直说”,而是指一个人能否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问题时,内外不一致,心脑对抗,外表装作没事、实际上心里的感受却是客观的、无法忽略的。一个人不怕跟别人对抗,并不等于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越来越发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知行不合一是常态。从某种意义上讲,知道和做到所需要的天赋能力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异,之间存在偏差也是正常。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一定是少数,并且知行合一也存在层次的差异。
只有把学习和成长作为终生努力的人,把责任担当和所有的磨难挑战都当作学习机会的人,把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的人,才有可能。
就生活的经历而言,穿越复杂的思辨的丛林,才能知道普遍真理的简单实相,“人总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于潜默”。不经历复杂,所谓的简单,不仅没有力量,不够丰富,还有可能仅仅只是幼稚,甚至把实相的简单表达当成鸡汤来调侃,或者去做浅薄的解读与盲信,白白浪费了究竟智慧的启迪。
与此同时,复杂和丰富就如同一幕幕精彩的人间剧场,容易让人沉醉不知归路,英雄恋战在战场上,侠客迷恋在江湖里,诗人纵身在才情中,技师沉浸在手感里……。“荆棘丛中插足易,明月光下转身难。”
即便是你经受了江姐般的考验,也要超越成为嫦娥的诱惑。执迷后的勇敢和呐喊,看似精彩却唯有悲壮且短暂;领悟后的平凡,平淡却滋味丰富而深远。选择只在一念之间。
老师说:“只有操作才能改变人的状态,原理是为了让我们有信心去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做了、实践了,才能检验自己是否真的知道,尤其是追求究竟智慧的知道。
只有行,才能知。知,是为了更好地行。知行合一,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慈悲。智慧大于慈悲,知道却很难做到,智慧也不究竟,就应了老子的那句话:“智慧出,有大伪”。慈悲大于智慧,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或者只是烂好人而已。悲智双运才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