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禅机故事 >

【禅的故事】立于“中道”的智慧是什么?

源自:显密文库 作者:网络

 
《百喻经》里面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乡村,举行一个赞美父德的大会,大会开始时主席报告:今天举行这个会,目的是宏扬孝德,且有互相鼓励“见贤思齐”的意义。所以希望各位都据实的报告,不要夸张,亦不要自卑而隐匿不说,尽量把事实说出来,让大家有一个处世做人的模范。 
 
    第一个人说:“我父亲身材魁梧,很有力气,做事也有魄力,所以受人称赞。” 
 
    第二个说:“我父亲生得眉清目秀,英俊潇洒,而且对人彬彬有礼,所以受人尊敬。” 
 
    第三个说:“家父是一位仁慈的长者,常常布施救济贫苦的人,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 
 
    有人说:“我父亲见义勇为。” 
 
    有人说:“我父亲智识很高博学多闻。” 
 
    有人说:“我父亲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信用。” 
 
    有人说:“我父亲对人很客气很有礼貌。”等等说词。 
 
    场中有一位青年,不服气的跑出来说:“我的父亲才是最伟大呢?” 
 
    众人问:“哪里伟大?” 
 
    他说:“我父亲是一位清净而无欲的人。” 
 
    众人说:“啊!世间每一个人都深陷于五欲(财色名食睡),而受五欲的驱使,谁能无欲,既是真的伟大,不知令尊是那一方面的无欲?” 
 
    他说:“我父亲是从小就断绝*,所以是很清净的人。” 
 
    众人说:“你父亲既然从小断淫,那你的身体从那里来?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哈哈,众人都哈哈大笑! 
 
    这位青年无知又爱面子,反而受人羞辱。 
 
    佛教般若智慧提倡要走“中道”路线,儒家的“中庸”也是反对走极端的。过犹不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质量互变规律所提到度的问题。 
 
    佛教著名的的经典《百喻经》说的都是智慧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道理就是: 
 
    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例如赞扬自己的亲人,从孝敬父母来说,也是不错了,但是若赞扬过分,就反而自取耻辱。 
 
般若禅:
 
    不走极端,你就不会犯错误。

标签:   智慧  故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