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网要闻 >

杨海鹰:追寻与分享生命实相的师者

源自:禅吧网 作者:贞贞


那膻中的垢
那心花的香
那海底的莲
那梵穴的太阳
什么样的玄妙
传奇在现实里变成了这个样儿
没有您
我该怎样生长
 
实修的世界里
轻舞飞扬
像回家的路上
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歌唱
我踩在最细碎的脉络上
感受生命的实相
什么样的福报
圆满在现实里变成了这个样儿
没有您
我该怎样飞翔
    如果这个世间,通与透是有实证的,那杨海鹰先生是我见到过的身心通与透俱备的顶尖的“高人”。他以一己身心求证,追寻探索生命的实相,证到实相后,又随缘接引,与大众分享传播探究生命实相的方法,在我心里,他是一位播撒智慧的卓越的师者。
 
    我所谓的“师者”,不是单单一个称谓或者职业,而是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天师表。我所谓的“通与透”,也不是世智辩聪、机巧玲珑,而是从内到外,身心真正通透、明澈的呈现。
 
    我一直叫杨海鹰先生“老师”,相识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带着博士、博士后期间对“心”的问题的反复求索与微细处的不解疑惑,规律而密集地拜访过杨师,我几乎把心底所有对“心”的困扰事无巨细地在这里问了个遍,从最初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到底是什么、怎样用心,一路追索下去,回头看看,不知不觉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已经手把手带我从一个科学研究的角度切入,一路走过科学、走过哲学、走过神学、走到了人体生命科学探索的尽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渐次地明白,原来,对心的所有探索不是知识层面坐而论道的,原来,对心的本质的追求是对自我的拷问,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原来,对心的认知是需要实修实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历事炼心的,原来对心的证悟是要在全然的信任中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的。
    杨师自幼体弱,加之自身对八十年代气功热潮下人体生命科学探讨的深入思考,他选择了一条从自身身心上去实践的“修行”之路。身心的实践是一个风景无尽的事情,本质上,我们可以在任何一重身心的层面上展开一个世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热闹而深情地在自己那一重世界里活的热火朝天,幸福也好,不幸也罢,我们在自己的那一重世界里执著投入,终其一生,很难有机会回看一眼,了解自己的所在,更遑论超越。
 
    而身心修证的本质,难就难在从一重身心的世界中向更深一重的深入与超越,难上加难的是,这样的深入是重重的。这样的道理像什么,就像我们说的,自己怎样能提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我们习惯的一个身心世界里,通常我们只有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所展现的种种境界牵引产生的内力,而突破这一重身心世界,本质上是突破一重结界,需要有“外力”的借助,这个“外力”既来自于自身想要突破与超越的“愿力”的吸引,同时还有如何突破的一种“接引”,这种“接引”是绝对需要有明眼人的“助力”的,这种“明眼人”通常表现为一种现实世界里的师承,有时候还会是某种“灵感”或者“内在的指引”。杨师自身的接引更多来自后者,按照他的表达,很多时候,在节骨眼上,好像自己就明白该去如何操作、或者去看一本什么书,然后就有了答案,你说它是巧合吧,可慢慢一路走下来,你发现不是,冥冥中的这种指引,随着对身心状态越来越微细的觉察功夫的提高,这种指引的源头是会逐渐开显的,会最终明晰这一路走来,是谁在指引。而随着这种开显以及对身心的进一步的觉察,对生命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都会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之前经验里完全没有过的体验,而这样的一种终极探寻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儒释道都在做的一件事:对生命本相的认知。
 
    介绍杨海鹰先生,不得不以这样形而上的方式开始,因为,从27岁起的30年里,他一直坚持在以这样的身心修证来完成对生命本相的探索与传播。
 
    有过一些实际身心修证经验的人比较容易理解真正修行的不易。身心不同层次上的阴魔境界,落入某个层面本地风光的浑然不觉,几乎可以说,任何一个招招式式的适应与不适都可以导致“误平生”的结局。身心的修证要经历如《西游记》里所描绘的各种心魔、身魔的重重考验,如何顺利闯关,直探本源,这到底取决于什么?换言之,一个人,要具备怎样的品质与心性,才能在探寻生命实相的路上披荆斩棘并终有所获?
    杨师年少时处在当时中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毛主席就是那个年代唯一的“神”,伴随着伟人的走下神坛,对于那一代人而言,精神的疆域里都存在“破”与“立”的问题需要面对,而那个年代走出来的知识分子,骨子里受到的熏染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杨师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面试环节,陆婉珍院士问杨师为什么要报考研究生,杨师的回答只有四个字:“科学救国”。
 
    简单,干脆,直截了当。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在三十余年漫长的以自身为实验对象、探索生命实相的过程中,乃至在后来与越来越多的有缘人的分享交流中,杨师一直秉持着这样的风格和理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正因为这样的特点,在探索心性的道路上,杨师能够“置游鱼不顾”,“直入千山万山去”。这说来很简单,可是实际的修行路途上,古往今来,多少修行人不是有意无意之间,耽于一段又一段的风光与景致?能够“知非即舍”,一是需要有“舍”的大丈夫之气,这非帝王将相不能为之;另一方面,是要有“知”的智慧,禅宗讲“手眼”,没有高明的“手眼”,怎能直入宝山,终有所获?没有高明的“手眼”,又怎能开缘接引,直指心性?
 
    在杨师的修行过程中,先后遇到过佛门法师、道门高功、杂家、阴阳家等多种缘分,其中,在见地原理上,对杨师影响最深的是南怀瑾先师。在杨师的修行经历中,也曾在八识的本地风光里“舒服”过好几年,直到九十年代末,去到南师处印证,先生指明了杨师当时的操作正确,但未至究竟,并选了一大摞南师本人的著述让杨师回去参研,彼时,南师的这些手稿还未在大陆发行,杨师算是在自身的实证中与古籍经典勘验,与南师的著述切磋,在主客、能所的体证中细细打磨,直至某日在品读南先生《楞伽大义今释》时,于“自心现量”的章句心有所感而当下立证“心”的起处,心的实相才自此落定。
 
    去年贫,尚未贫,犹有着锥之地;
 
    今年贫,始是贫,着锥之地也无。
 
    证至此处,杨师方觉心安与笃定,同时,心的绝对自由与众生平等的感受开始于身心真实受用。更为难得的是,得智慧眼的杨师并未选择很多禅宗大德于此状态开始“保任”的做法,而是以此为起点,开始做返身一路、由内而外的透显功夫。“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对身心的持续训练,走的是性命兼修的理路,也即用心的同时,以心性的透显持续地做着转化肉体的工作。而他提出的“修行、工作、生活是一件事”的修行方法,也正是传统佛法修行中理事不二功夫训练的现代化表达,这样脚踏实地的训练正是心性能够起用,生起万法妙用的必要的功夫基础,避免了当代大量狂禅、口头禅的诟病。
    与杨师交流的多了,我会自然地品读他,比较他与传统意义上所谓的“专家”或者“大家”的差别,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他是个真实不虚伪的普通人,他把“平等”这个体验落实到了点点滴滴,从他的身上,你找不到那种刻意隐藏的高人一等的神秘感、或者对别人神话自己的沾沾自喜与默认笑纳。对所有来请教问题的人,杨师统统以“朋友”相称,平等探讨与聊天。对待“神话”他的言论,他会很认真地及时指出,要求大家不要高推圣境,而是要以科学的精神来平等地探讨与解决问题。这样的言行,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透着一种弥足珍贵的冷冽与清醒,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又是实实在在功夫的呈现,没有在“利衰毁誉讥称苦乐”中构建一个若隐若现的“我”。其次,他与在某个领域上有深入研究的专家相比,他更像一个相控阵雷达,和他聊天,可以天南海北,同时,与那些可以进行思想性提炼的“大家”相比,你会发现,他不单单是知识面广的问题,也不单单是思想深刻的问题,他是在这些方方面面的谈论里呈现着一种叫“智慧”的东西,这种感受很微妙,这种智慧的流淌,它超越了领域的界限,也超越了思想本身,他的智慧是贯通的,像水一样汩汩流出,在相控阵里,他可以在每一个点聚焦、点亮。很多人感慨过,和杨师交谈,会感觉很受益、很舒服、很放松。我自己也深有同感,我想一定要深究原因的话,大体是因为,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应机的作答让我们在内容上受益,而他空明的能量场与对能体丰富的现场调整能力,又会让我们感觉舒服自在,前者是智慧的呈现,后者是慈悲的表达。而所有这些悲智的双运,在他而言,就是一种自自然然,如果一定要问他如何做到的话,他会微微笑着,告诉你,“在状态”。
 
    在状态,是杨师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操作方法,《易经》的“井”卦,讲“往来井井,井收勿幕”,就像那么一个贯通的井,没有遮挡,内外一致,源头活水,汩汩而出。
 
    如果我们把这样一个呈现分解开来,细细看的话,这个“水”出来以后,已经随圆就方,生火做饭、沏茶浇园,我们的感受上就是特别的相应、解渴。而这个“水”能够如此汩汩而来,则是由于“井收勿幕”的“在状态”。更为核心的问题则是,这个“水”从何而来,“源头活水”的“源头”在哪里?换言之,“智慧”的根在哪里?
 
    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回到在杨师对身心训练的不同学部的修证体系里去解码,在杨师的表达体系中,将生命分成了三个组成部分:肉体,能体和主体。通常人将“我”执著于肉体,对与肉体对应的那部分能体偶有所感、并未深入;在气功、灵修、心理、乃至各类神通的层面,则会对于与肉体相应的能体和与“心”相应的能体有大量的探索与训练;在佛法中,探求“智慧解脱”,则将求证之路的目标设在了“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的“自性”上,明心见性,是达至这一目标的常用表达。
 
    探求“智慧”的根,如果可以勉强比喻的话,我试着这样对比:
 
    如果“智慧”是自头脑思维意识而出,这样的“水”如“池中水”,虽同为“水”,池可染可净,可大可小,无论洗菜抑或濯足,“水”本身受制于“池”的状态。
 
    如果“智慧”是自某一重的“我”产生,这样的“水”如“湖中水”,湖有大小,如“我”有边界,终有坏空,终有异灭。
 
    如果“智慧”是从心而出,这样的“水”如“海中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百尺竿头仍需进步,尚不足以超越三界。
 
    如果“智慧”是从自性而出,这样的“水”如同你认识了“水性”的“水”,无论“池中水”、“湖中水”还是“海中水”,你统统认识,乃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都是“水”,到此,方能自由往来三界而不染。
 
    而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也只能是从本位流淌出来的,流到大海,已经是在三界的显现,流到头脑意识,则成为了世智辩聪。
 
    我以为,杨师的珍贵,就在于他呈现了这种本位,立足于这种本位,他的智慧,自本位而出,如水流淌。我想,这应该是杨师与通常意义上的“专家”或者“大家”最本质的区别,他以这样一个形式呈现,本身就是给这个世界的最美的礼物。
    在身心的训练上,杨师最有特色的训练方法在于“重重深入”,这种重重的深入,不但是主体层面的不断后退,也是客体层面的重重置换与清理。这种训练方式,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停留于某个层面的持续脉冲式的训练方法容易引起的禅病,同时还能真正的保证身心的不断净化与进步。
 
    精进的人有很多,智慧而善巧地懂得如何在每一个节点上能够以合适的方法更上一层,则是相当复杂的考验。而能够准确识得别人当下心的状态并给予精准而有效的指导,则是更为高深的用心的功夫。这样一种立足本位的生活方式,源于多年的身心的训练,而这种训练的结果,又使得杨师在很多跨学科的指导中将很多今人看来天方夜谭的“神话”变成了日用平常。比如,接受这样身心训练的中医从业人员,在持续地提高心的觉察力与自身肉体净化的同时,无需搭脉和大量的检查,能够以一种接近“镜子”的方式直观地反映病人的身体状况、病灶区域、严重程度,为疾病的判断提供了一个相对准确可靠的判断基础。医书的记载中称为:望而知之谓之神。其实,在科学的身心训练面前,所谓“神”并不神秘,只是心的觉知功夫的精微与自身肉体这个探测器本底值走低而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在心理学的咨询工作当中,将认知的固化模式在身心上的反应具象为一个“心”可以直观感知的障碍点,可以将“心”的转化功夫直接作用于该障碍点,通过将此障碍点化解的方法直接解决掉一类心理问题的根源结点,这大大提高了心理咨询的效率和实际效果。
 
    从30年前第一次打坐开始,每日至少一座,30年雷打不动,从未间断。每日做功夫,接待访客,随缘开示,这一切已经成了自自然然的生活。在一切自然的背后,是一个人长久的自律与追求。这种追求,保证目标的始终如一,而这种自律,保证了朝向目标的不偏不倚。他用所有的过往来追寻生命的实相,又把这种所得在现在与未来无私地与有缘人分享。
 
    杨师的生活里也有许多“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地方,杨师本身是名科学家,师从我国化工领域杰出的女科学家陆婉珍院士,36岁做到石油化工系统最年轻的博导,2008年初,机缘所至告别了原单位,陪伴爱人一起创业,在“知识产权代理”领域做到风生水起。财务自由了才更有条件去和别人平等地探讨问题,因为不用为稻粱谋,在接引大众时也无需依靠别人的供养,反而,作为一名企业家,常常地,他会随缘周济一些有缘人。在我眼里,杨师好像天生是个天造地设的好老师一样,就那样兀自存在、义务为大家服务,用略带吴音的轻金属质感的声音为大家开疑示惑,用轻松俏皮的一两句幽默为大家扫除烦恼,用锐利的机锋来为有缘人直指心性。四年来,很多次,我都在想,我们在享用这样一次次的心性大餐的同时,应该很少想过这一切发生的背景,他究竟在以怎样的心做着怎样的一件事情?他每一个下午都拿出来无偿地接待天南海北来的访客、义务地帮助别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坚持,竟然是以年为单位,这样一个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一直以为这样的一种分享是要有大量奉献的精神和心力在里面铺陈的,杨师是如何做到的?直到写这篇文章时,我反复体会杨师的状态,某天我突然发现自己是错的,这其实是我自己的盲区与预设。原来杨师做那么多的事情,是没有“心”的,在常人眼里的“不可思议”,在他而言,是自自然然的,如佛经所言,实无众生可渡。他只是随缘接引,没有一点刻意,没有一点造作。任何一点点的着意与坚持,都是“学雷锋”,真正能长久为之的,必然如老子所言,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是的,这就是“师者”,他把原理和操作用语言传递给你,他把微细绵密用行持示现给你,他把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用心传印给你。
 
    师者,人生之大宝。而探寻到生命实相并分享给大众的师者,是把关乎“我是谁”的心性至要直指给有缘人。写杨海鹰先生,我几度词穷,不知道有什么样的词语配得上形容他。因为有他,我才真正知道,智慧是可以启迪的,心灯是可以传递的,师者是应该这样呈现的。他智慧、善巧、慈悲、柔软,他是多少人求心路上最丰盛的礼物。他给予有缘人的是望向这个世界的参照系,他给予这个世界的是如何安心如何空,他给予心的是持续不断的功夫训练,他给予功夫的是货真价实的转化和深入。
 
像最无言的告白
像最深情的守望
像最熟悉的相遇
像最平凡的时光
我满心欢喜
希望把庙宇
安顿成为家乡
希望把家乡
安顿成佛国的模样
这里
大日遍照
这里
万物生长
由贞贞主笔的微信公众号“一个心理学者的问心之旅”已正式开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标签: 生命  杨海鹰  实相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