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甘泉大师
源自:新浪博客 作者:甘泉大师
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禅,其实就是提倡心灵的完全自由,不为形束,不受物拘。禅的证悟,完全是一种超时空的心灵感受。
禅画是修禅者,用笔墨表达禅理的绘画。禅画是表达禅理的方便法门。禅即是画。禅与画相同。禅与画都是性情的流露。禅画是受了禅家‘顿悟’精神的支配,禅宗画蔑视一切‘古法’,只抒发自己自发的行为和直接而强烈的感受。而且禅画力求简练,不画名山大川,不画繁峦复岭,且摒弃细节的刻画。这一切都和禅宗思想意义相通,所以,称它为‘禅画’。”禅画也是哲学,是书画者哲思的灵动。我所认识的甘泉书语便是一位禅画大师。在他的笔下,一把壶,一块石,寥寥几笔,禅意无穷。我深知,没有深刻的修为,便无法抵达禅悟的境界。甘泉老师正是在自己的生命阅历中将自己清空为零。故而他的画扫尽俗肠,不随时趣,散闲清介,在意象笔墨中达到禅画境界。禅由境生,亦由心起。禅画可以说是绘画艺术和造型艺术的精华。没有心灵的感应就没有禅画艺术。作为一个禅派画家要双手创作,达到泼墨自如,这是一种探索。
达摩,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
甘泉老师笔下的达摩像是他的代表作。甘泉老师的画亦如布施,他画的沉思中的达摩让我们看到了定慧双休的心灵启示,不由得肃穆庄严。
谈禅论道,闲心品茗,未必能悟出禅味。而体会禅在行走坐卧中才是真谛的理解。庄子的逍遥游中体会的境界其实也是禅的境界。庄子的自由说提倡的是相对自由而非绝对自由,《逍遥游》主张入世、出世和游世相结合,这是境界提升的三段论,有如禅宗的概念,自由是穷尽于将入世、出世的自在把握中进而达到游世,没有入世、出世的相对基础就没有游世的自在抑或是自由。
说老百姓话,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步必须潜入这个红尘中,第二步是个性上超然于世,但不是格格不入,第三步是出入自由,所谓站在漩涡之上看漩涡的流向,我从来不赞成脱离“群众”的自我,而是要“卧底”于“群众”之中通过“群众”完成自己个性的升华,达到自度度他,小我大我之别。
观甘泉老师的茶禅代表作《壶》便能感受到大师的提示:禅无所不在。一把壶,禅味十足在于将笔墨动静相宜,深浅自若,落笔的技巧便是禅意的体现,将生活的的一个小物件纳入禅画,禅在平俗中,说明了大师的自由洒落的平常心性。而不是因禅而禅,故作高深。
其实生活中甘泉老师也是如此,随意,谦和,理性,内敛。他平时总是能细腻的体察到别人的感受,处处为别人着想,在为人上仗义疏财,让人一接触就能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佩服他的修养。据说他的人生经历丰富,下过乡,经过商,得过,失过。突然的开悟让他一切放下,回归本真,从此修禅,潜心作画。我想他的经历是使他收放自如、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历练。
作为艺术家,其内在的修养是至关重要的,作品中的内涵也正是艺术家思想的表达,驻足甘泉老师的画作前,你能读到的哲理,是精神的享受,是灵魂的启迪。
我便常常为甘泉老师的画所感动,感动于一种直指心灵的撞击,也是感应,这种感应只能意会,正如,禅不可说。所以我认为甘泉老师是一个大家的原因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和心性把持上的功夫。他不似有心人内心浮躁,失却平和。这是禅修的参悟,也是禅画的积淀。
作为俗人,我认为任何词语来评价甘泉老师的禅画都显得浅薄,唯有在安静的时刻细细品读他的作品于无言中获得喜悦才是有所悟出,画作的本身示人于大欢喜。宽心、清静以至于怡然。境由心造,禅乐其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