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匠心禅韵 >

赤壁夜游图

源自:百度百科 作者:武元直

    中国金代画家武元直的唯一存世作品。此图纸本,水墨画,纵50.8厘米,横 136.4厘米,系根据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创作而成。画面长江浩荡,烟波渺茫,两岸峭壁陡立,山势险峻延绵,山顶崖岸间树木葱茏,江中一舟顺流而下,苏轼及同游诸友对坐舱中饮酒,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携友乘舟夜游赤壁(即黄州赤鼻矶)的情景,表现了苏轼受诬遭贬黄州后的清闲生活和豁达胸怀。

    本幅无作者款印,后纸有金代赵秉文大行书和苏轼赤壁词一阕前隔水有明鉴藏家项元汴题签:“北宋朱锐画赤壁图、赵闲闲追和坡仙词真迹,李天籁珍秘”画心右下方有项氏“讥”字编号,引首孙恭篆“赤壁遗言”4大字此卷有项元汴诸鉴藏印及清乾隆内府诸玺。《石渠宝笈·续编》等书著录。

    此图经项元汴题签后,一直被当作北宋朱锐画。审其画法,不类朱锐,颇近南宋院体风格。近人马衡据金元好问《遗山集》中《题赵秉文〈赤壁词〉后》一文的句末“《赤壁图》,武元直所画”,考定此图实为金代武元直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赤壁”二字的由来:

    “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38公里。《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书。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月十三日,孙、刘联军借助风势,动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万兵马,东吴和刘备的军队乘胜追击,直到南郡,曹操率残部北归邺城。周瑜大军高奏凯歌,回军赤壁,在那大帅部楼船上举行得胜宴会,把酒庆功,酒醉之余,拔剑起舞,边舞边歌曰:临赤壁兮,败曹公,安汉室兮,定江东,此山水兮,千古颂,刻二字兮,纪战功。歌罢,提剑在悬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这一剑刻过万重山,据说江西庐山有反写“赤壁”字样。赤壁溯源相传汉高祖刘邦是赤帝之子下凡,他斩蛇起义定下汉朝四百年基业,虽是沿袭秦制,却在地名命名上自有一套规矩。当时这个规矩就是以阴阳五行、二十八宿定方位。以“赤”色为上乘。汉高祖六年治沙羡县,县令梅赤就着手调查境内山川河流,发现许多无名地名,于是就按朝廷旨意命一批地名。当时,朝廷以阴阳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加以扩大推演,以天人相应,将星空与地面配合,将二十八宿对准地面九州,各有所指,分出星野。按星野,沙羡当属东南朱雀的翼、轸之间。那么一个小方城内,如何以五行、星宿命名呢?梅县令于是拜访陆水南岸修持百年的老道长骆文聪,他上知天文,下穷地理。道长摆开罗盘、八卦,推演一番后,描了地形,标注了名号,中央一山属金,名曰金紫山,五行以金为首。金紫山之东为苍龙之象,取其坑,“坑为疏庙,主疾”,取其名曰:“石坑”。南为朱雀之象,取其柳,“柳为鸟注,主草木”,在金紫山之南取了地名“柳林”。西为白虎之象,取其“奎”、“觜”,称“奎曰封豸,为沟渎”,“觜为虎道”,于是在金紫山之西取了地名为“奎觜”。北乃玄武之象,取其壁,“玄武之壁也”,取了个地名为;“赤壁”,四方的四个地名各距金紫山六十里,就这样,“赤壁”的地名就出现了。汉高祖崇尚赤色,除了“赤壁”外,骆道长又取了几个带赤字的地名,如赤博林、赤博林湖、赤冈畈、赤马港等。梅县令就根据老道长的这幅帛子图,定了县境内的重要地名。就这样,“赤壁”一名载入了历史史册,仅《三国志》一书就有五十多处提到赤壁。其后代史籍、方志更是屡屡出现,这不能不说是梅县令和骆道长的一大功劳呢。

标签: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