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匠心禅韵 >

兰竹石图

源自:博宝艺术网 作者:郑燮

    清郑燮绘,水墨纸本立轴,高200.5厘米,宽106厘米,创作于1746-1765年间。郑燮题诗“深绿叶淡更绿花,唯有青山与翠竹。不分二色合成家,湘云洲楚州涯。不同桃李艳,不斗牡丹芽。赤心与素心,千古不争差。赤心留以奉明主,素心留赠良朋好友,一尊酒一杯茶。”“板桥居士郑燮画并题”。钤“橄榄轩”朱文印。橄榄轩是郑燮在山东潍县以其以后绘画时的署款及钤印,如署橄榄轩主人等是。橄榄,又名青果。常绿乔木,花白色。北宋刚直感言的诗人王元之在《橄榄》诗中说它“良久回味,始觉甘如饴。”因此郑燮及其为名号及署款;“风尘俗吏”以自诩,表示自己为平庸之吏;“郑燮之印”白文印;“樗散人”朱文印。樗木为臭椿树木,落叶乔木,为散材,是不材之木,比喻不为世用。杜甫的《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曰“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郑燮的身世与郑虔极为相似,故刻“樗散人”来喻己;“郑为东道主”朱文印。此印为表现他的志向。以上诸印精致,别具一格,内容切人切事,把他的身世、爱好、性格、志向,活灵活现的描绘了出来。

    郑燮一生最喜欢画兰、竹、石,因为竹有节、有劲;兰有香、有清;石有骨、有坚。郑燮所画的这幅《兰竹石图》,从他在潍县开始启用的“橄榄轩”印判定,是他在54岁以后,可能是辞官回扬州后所绘。

    全图由简劲的笔锋,勾勒出坚硬的岩石,悬崖陡壁,气势雄伟,好似深山危崖之一角,又一种天然自成之趣。整个坚硬瘦石,基本无皴擦,亦不点苔,几处点苔亦恰到好处。山崖之侧,约略可见石缝,这正是竹和兰生长之处,图上之竹,瘦劲挺拔,甚有傲气。竹枝不高,竹干极细,但不脆弱,极其傲然。叶少而肥,更显苍翠茂盛,磊落潇洒,简洁清秀。充分体现了郑燮画竹的简瘦美感。

    悬崖峭壁的石缝间,还有一丛丛分散的山野之兰,呈现生机蓬勃,意趣横生,以浓墨草书之中竖笔法,画出长短的兰叶之阳面,以淡墨书法之技画出兰叶之阴面,形成了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的兰叶,在加如蝴蝶纷飞的花朵,这正是郑燮所画的春夏之兰在舞动倩影,能使人感受到兰之春夏之气,而能闻到兰花之幽香。

    巨石之侧,是郑燮题的赞美兰与竹高雅、清心,不与牡丹桃李斗艳之诗,同时亦展示了郑燮书法之美,更好的展示了绘画与书法的有机结合。他说书法如画竹,书法有浓有淡,画竹亦有浓有淡;书法有疏密,画竹也有疏密。这种以兰和竹画法及与书法多体合一的“六分半书”题跋,非常生动活泼,蒋士铨的“板桥作字如写兰,泼■奇古形翩翻”。正是对他书法的写照。(《墨林今语》转引自《扬州八怪绘画艺术》)。

    画末钤有数方有意义之印鑑。他自己就是一位治印高手,《桐阴论画》说他“治印笔力古朴。”他一生用印100余方,其中绝大部分为他自己所刻。所刻之印不但精致,别具一格,而且把他的身世、爱好、性格、志向等都真实地描刻出来。

    郑燮个性鲜明,不随世俗,具有革新精神,他是“扬州八怪”最杰出的代表,他对绘画有一套实践和深刻的理论。在绘画过程中,他主张学习前人,但不为前人所拘泥。他主张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还十分注意所画对象的本性及其生长环境,并进行实地考察。他一生最爱画竹,他认为“一兰一竹一石,有节有香有骨。”其中以竹为第一。四君子之一的竹子,象征着高节、坚贞、傲岸的品德,它在郑燮眼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他画竹的三段论。画竹还必须是“冗繁削尽留清瘦”,简和瘦是其特点,被称为“郑竹”。

    他在调查中了解到,竹适宜于青山、峰岩之中,所以他在《竹石图》题论中写道“只有青山是我家,峰根岩缝并秋砂。因兹秉得坚刚性,历尽东风瘦不斜。”(所引绘画题跋均见《郑坂桥书画集》。为画竹,他对竹进行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他写道“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霜,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转引自《扬州八怪绘画艺术》)。郑燮着意于表达竹的竹意,为竹写神写生,以赞其品格的同时,借所画之竹,以表达作者自身的孤高,威严不屈和豪迈的品格。因之所画之竹,不论一枝一叶,新竹或旧竹,都极其精妙绝伦,极富生活气息。

    他画兰,亦有自己深刻的理论和画法,虽受陈元素影响,但不受其拘束,经过多方调查研究,甚至不远千里,到深山丛林中体察兰花幽贞之性,得知兰多适宜于山野清谷之中,因此他所画之兰多为山中野生之兰,他在《画兰图》中记道“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知留与伴烟霞。”为画出幽兰之香气,他抓住幽兰开花季节的生长形态,他研究到兰花之叶短时,花劲最大,花香极盛。叶茂 密时,花朵则疏则淡。他抓住其特点,用秀洒之笔,以写字用笔之技,勾点出春夏之兰,使之香气溢人。

    他画石学元代倪瓒及清代万个,但亦用自己简劲的笔锋,使用干笔焦墨,或侧锋、或中锋用笔,勾勒出自己所设计的石峰,不作皱擦,偶尔作简单的皱斫,突出它的坚峭雄劲,使石质更加坚硬。他画的石很少比例和谐,风格变化多端,被称之为“怪石”。他认为石与兰、竹有共同的环境,应互为伴生,共同生长,因之所绘之图为兰竹石图。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以板桥名世,扬州兴化人。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首。

    郑燮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幼时在父亲主塾中学习。5岁从郝梅岩学习写字和绘画,为郑燮绘画和书法奠定基础。后来他还写对联“虚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叶。”赠送梅岩先生。16岁时从同乡陆种园学诗词。

    康熙十五年(1716)考中秀才。由于生活贫困,他在真州(仪征)设私塾教书。业余之时仍继研究书画,常晨起看竹,了解竹的疏枝密叶活动。他在《墨竹图》中写道“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耳”。但他亦学文同、苏东坡、徐渭、高其佩等人。康熙六十一年父亲去世,日后生活更加窘困,在扬州开始了他的卖画生涯,持续达十年之久。这时他交往了金农、李鱓、黄慎等画家。

    雍正十年(1732)秋,赴南京乡试考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京考试,中第二甲等88名进士。久等未能授官,又回到扬州卖画。不久郑燮北上北京,结识了酷爱书画的乾隆皇帝的叔父慎郡王允禧。直到乾隆六年(1741),49岁的郑燮始出任山东苍县县令。由于他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工作甚有成就。

    乾隆十一年(1746),他调任山东潍县县令,时值山东连年灾荒,郑燮开仓赈贷。次年又修城池,以工贷赈。他写下了《逃荒行》、《还家行》、《私刑恶》等诗描绘当时的情景。在潍县做官时,得罪了当时的上司,诬陷郑燮的开仓赈灾之举,遂辞官南归。他在送山东巡抚的《竹石图》上题诗记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潍县时,还书写了“难得糊涂”以反映他的处世哲学。

    郑燮辞官之日,百姓痛哭挽留,家家画像以祀,12年的官宦生涯,两袖清风,临走时只有三头毛驴驮送。他在离潍县时画的墨竹图上题“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以竹的清雅来抒发他去官的内心感受。

    郑燮回到扬州后,住在城北竹林寺,从此过着重新卖画的生涯。也常与文人画家切磋画艺唱和诗词,如汪士慎、金农、李方膺、黄慎、高翔、罗聘等,形成了扬州画派。这时是郑燮绘画创作之鼎盛时期,名声大振。他承认写字作画就是为了生活,并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把书画作品作为商品明码标价,因此“笔榜”开列“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郑板桥书画集》200幅图中,《兰竹石图》为11幅,其中高200厘米,宽100厘米以上者仅两幅。这幅《兰竹石图》为郑燮辞官回扬州后所绘,高宽都超过了以上两幅,当属大幅,在当时就价值白银六两。今归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不日将展出拍卖。

    郑燮一生不得志,道路不平坦。他了解人民,同情人民。为官正直,性格倔强,孤傲狂放,不畏权势,不为俗屈,一生喜欢画竹画兰,常借此来抒发自己的胸怀。他的文学创新始终与他的书画相贯通,故常以“诗、书、画三绝”相称道,但其绘画和书法比文学更为显著。

    郑燮书画在当时就产生不小影响,追随者很多,称之为“板桥派”。后世不少大家亦多学其画,如戴熙、何绍基等人是。近代“海派”及现代之齐白石等亦多得其法。

    乾隆三十年(1765)十二月郑燮去世,葬兴化县城东管阮庄,有《板桥诗钞》、《词钞》、《题画诗》等传世。

标签: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