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匠心禅韵 >

禅画的定义

源自:中证网 作者:释大禅

 
    从古到今,很多艺术家都将参禅打坐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训练,因为禅意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禅家认为,“心与宇宙合一”,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展现心境,此时的艺术创作也会自然而然地充满禅意。禅画可以说是“中国创造”,它的产生与发展对整个中国美术史有着重要的价值。时至今日,禅画依旧对当代艺术创作和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释大禅 有境来朝图 设色纸本 96×168cm 2012年作
 
禅画的定义
 
    所谓禅画,通俗地理解就是禅与画的结合,这种结合能够通过绘画作品体现出禅宗的思想精髓。
 
    明末清初书画家担当大师在论及禅画时,曾认为:“画中本来是无禅的,而画中空寂、虚幻的意境和笔墨趣味正是意识中禅的外化,是画而知禅也。”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论到牧溪的画时曾指出:“它受了禅宗‘顿悟’精神的支配,犹如禅宗创始人慧能撕经的精神一样,禅宗画蔑视一切古法,只抒发自己自发的行为和直接强烈的感受。而且禅画简练,不画名山大川,不画重峦叠岭,只画极普通的山头,且摈弃细节的刻画,这一切都和禅宗思想意义相通。所以,我们称它为禅画。”
 
禅画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的起源与宗教是分不开的。当代诗书画僧大禅法师说:“艺术和宗教从来都是并存的,是非常好的双胞胎,它们没有分离过,也从来没有背叛和相互抵触过。”人们通过有形的艺术来表达无形的宗教信仰,而宗教的题材又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土壤。黑格尔美学中早就指出:“意识的感性形式对于人类是最早的,所以最早阶段的宗教是一种艺术及其感性表现的宗教。”民国时期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过“审美代宗教”的主张。尼采曾说:“宗教消退之外,艺术就抬头,它吸收了宗教所生的大量情感和情绪,置于自己的心头,使自己变得深邃,更有灵气,从而能够传达升华和感悟。”艺术创作与宗教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一斑。
 
    “禅画”意识在远古时期的巫术岩画当中就有体现,而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缯书四周画像》、《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便是宗教观念在绘画作品当中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不断的发展融合,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融合,变成了中国的佛教,即禅宗。与此同时,佛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带有佛教思维方式的绘画作品便有了自己的归属——禅画。禅画自然就是佛教“禅”的派生。
 
    南朝时期,从统治者到底层百姓,都十分信奉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对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王维的山水画就颇具禅意,他的作品表现了一种“空”和“寂”的“无我之境”,体现了自然与人性的复归。禅机与水墨相结合,南宋时期便出现了禅画这一绘画类型。宋元时期,随着佛教禅宗的空前发展 ,一批参禅画家从文人画中解脱出来,出现了不同于传统文人画的古代禅画。明代以后禅画不再作为独立的画种存在 ,变为文人画的一个旁支。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通过他的简远笔墨将儒、释、道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无可质疑的艺术顶峰。
 
禅画独特的艺术性
 
    从字面上看,禅画原本应该是禅师所画,但是在家居士,虽然在凡俗世界生活,但是能够在生活中参禅悟道,能在画中体现禅的精神、意义与境界,广义上讲,这样的作品也可以称为禅画。禅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特殊的一笔,作为宗教与艺术结合的优秀成果,与其他类型绘画作品在审美上有着极大的不同。欣赏禅画,不仅在于它的艺术性,还包括它所体现的禅学思想。
 
    首先、是对自然的归属感。禅是穿透生命、穿透天地万物的自然表达,是生命自信的表达。所以,禅画往往能够超越题材本身的限制,让人感受到画外之画,直指人的内心。这种特性体现了禅学对人性的关怀,当人们欣赏禅画的时候,会调动内心对于生命和宇宙的看法,并与画中所传达的禅意进行碰撞与契合。大禅法师说:“艺术是心灵的表征、生命觉悟的状态。我们所讲的生活禅,指的即是生活中的艺术,是我们对人、对天地自然的一个真正的态度。反过来从艺术角度出发,是我们在和天地交融,和生命对话。所以生命在需要艺术表达时,我们也只是去做一种自然的叙述。”而正是这种自然而然的对生命本源的关注,才更容易唤起人们内心对自然万物的归属感。
 
    第二、内外融合统一感。一幅画的创作需要艺术家与欣赏者共同完成,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自身思想的流露,而观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它进行二次创作。禅画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创造性,很容易被人接受,并且与之形成内在交流。禅画来自生活又反映生活,它凝聚 着人类思想的精华,禅的宽容与深刻,会让观者心向往之,与创作者形成内心的共鸣。作品与精神的统一,创作者与观者的统一,让人愿意去挖掘探索禅画的艺术高度与精神高度。
 
    第三、内心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不仅限于禅画本身的艺术性,更是找到生命归属、得到精神慰藉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满足。人生在世,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与困苦,很多人在欣赏禅画的时候,能对生命有所顿悟。这也就不难理解,弘一法师仅有两个字的《放下》在2014西泠印社十周年庆典秋拍中能够拍出471.5万元的高价。《网易艺术》评价这幅作品说:“挂在家里一定很宽慰人心,在现代社会里,这“放下”就像是一剂膏方,解的,正是现代人的焦虑症。”因为禅画给予人的,不仅是艺术上的熏陶,还有精神上的慰藉。这种精神上的纯粹性更容易满足人们对生命本源的追求。

标签:   禅画  定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