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匠心禅韵 >

禅趣点点

源自:网易 作者:田旭桐

 
  以禅入画,以画映心。作为当代禅意绘画的代表人物,艺术家田旭桐先生个展“禅语幻象—田旭桐当代水墨展”在天津梅江国际艺术馆亮相,此展也拉开了其亚洲巡展的序幕。该展集中展出了田旭桐先生在当代禅意绘画领域的35幅精品佳作。田旭桐1962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为硕士生导师。
 


 
  在田旭桐的禅画创作中,主角常常是一个双目微闭、侧耳倾听的小僧,他或静伴莲枝,或独坐山岩,或拈花微笑,或醉于星河。画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与笔墨意趣入画,用率真凝练的线条营造出抽象与写意相融合的画面效果,令人在自然、洒脱、静谧的大美境界中获得身心的宁静。
 
  北青报:了解到早先您醉心于油画创作。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开始转向水墨画,特别是开创了别具一格的禅意水墨画呢?
 
  田旭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创作是在追求笔墨技法效果等等,最后发现这些其实都是表达我本身对画的认识,而忽略了和观众的交往。其实画家表现自我,只是浅层次的。后来我体会到艺术家不要去解释艺术,而应该把这种权利交给观者。
 
  我作品里的那些小和尚,看起来觉得很简单,一笔就能勾勒出来,但是,每一个小和尚的背后都有过无数次的试验,才有了现在作品中的这些形象。也可以这样说,一笔二十年,是我艺术创作的真实写照,作品中的那些和尚、鱼鸟都是经过十几二十年的练习才最后固定下来的。
 
  北青报:您说过,艺术只有与闲静扯上了关系,作品才能体现出一种境界,对艺术家来说才是一种福祉。按照您的描述,艺术家应该是一群“闲人”?
 
  田旭桐:很小的时候就会背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觉得真像人们说的诗中有画。一日以“人闲桂花落”为题构思时,诗中的画意并不能用具体的图像来体现。“闲”是一种境界,并非闲而无事,它是少了些人事烦扰的闲静。只有内心的静谧才能体会到自然中最微妙的像桂花落下的那种流动的飘逸。
 
  我画了多年的禅意水墨画,从未为禅而禅,也并非刻意表述禅趣、禅意或借题发挥阐明大道理。这一点就像喝茶,有人为解渴,有人为消闲,有人为解油腻,有人喝出了醉意,喝茶不在茶时禅会随心境自然到来。
 
  北青报:常常感觉到您的画中处处含藏禅机。在您看来,究竟什么是禅?
 
  田旭桐:说到禅,人们总以微言大义,玄虚诞妄,处处禅机联系在一起。其实禅不是信仰,不是宗教也不是应万般需求的灵丹,它是一种心境,是“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入林不动草,入水无波动”如清水般的大智慧。
 
  画,画得个满纸繁花,万里江山,固然不会错;一点一线,简淡的笔墨勾勒出心中意象。“万象云烟,禅趣点点,更符合我的思维。”
 

标签:   禅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