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禅画
源自:凤凰博报 作者:钟丕瑜
我与丕瑜先生未曾谋面,但神交已久。认识先生是从看他的博客开始的,想当时我读他的专著《云开见日》集选页,顿有豁然开朗之感!粗看其画闲逸朴拙、笔墨凝练又似漫不经心;漫读其文,清心隽永又诙谐幽默似信手拈来;细嚼其意,则话语机锋却有颇多现实的参悟。其境界似已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妙谛。震撼之余,我遂写下“浑沌世界雾环绕,虚实难辩眼混沉;天雨难润无根木,佛法只度有缘人。万物静观方启慧,十年修炼始悟能;诙谐妙笔藏禅理,云开见日意纵横。”的续貂之作以作评,不想,与先生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钟丕瑜,号悟了。当代著名禅意画家。六十年代生于醴陵乡村。曾任教于艺术学院。后专事艺术创作。擅大写意水墨人物画、木笔(棒)书法、巨幅大字、陶瓷绘画等。其作品多散见于全国多种知名刊物,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媒体亦多有介绍,深受各界人士赞许,并成为了艺术品收藏的一大热点。


丕瑜先生曾道:“我曾有好几个号,自亲近佛法以来,便用‘悟了’这个号。悟了,不是说我觉悟了,‘了’是‘一了即百了,一断根本断,了生死’之意。主要告诫自己,要彻底认识自己,不要向外去悟。不然,人的烦恼太重,就无法超脱生死的羁绊而难以觉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虽有先秦诸子百家的相互争鸣。但随着历史嬗变,汉魏以降, “儒、道、释”三教合流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架构。自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本土文化不断在碰撞与融合,直至与道、儒两家水乳交融,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画是西域入禅后扎根于本土的、以梁楷、董源、巨然、范宽、黄山谷、董其昌等为代表的,与儒、道、释三门共生的一种具意兼及的本土艺术。尤其佛学在隋唐以后禅宗盛行之时最为鼎盛辉煌,把中国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也为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本文转自凤凰博报,作者康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