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匠心禅韵 >

读画手记·《六柿图》

源自:艺术国际网 作者: 郭怀若


    中秋节将至,我童年的记忆就是到了八月十五,很多果物就熟了,可以吃了。这自然包括北方人再熟悉不过的柿子。
 
    后来学了画画,就留心看那些画柿子的画。平常所见,工笔居多,都是着重描绘柿子红通通的质感,固然令人生垂涎之意,但艺术性却大打折扣了。

    今天偶然翻看二十多年前台湾出版的《雄狮美术》,看到介绍中国古代写意花鸟画的文章,其中有牧溪的《六柿图》,觉得眼睛一亮。正如作者李霖燦在文中说的:“宇宙可以过去,但艺术家笔下的这几枚柿子却会万古长存。每一个观众都会一见不忘,留下永不泯灭的印象,这正是人生短艺术长的最好注脚。”

 
    中国画家落笔之际,寄托了无尽的情思和意趣。虽寥寥数笔,却贯注了对生命的深刻体验,而不是仅仅关注于物象的外在特征,这就是真正的东方艺术——写意精神。前些时候看了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收藏的西方静物油画,里面也有画果物的油画作品,欧洲画家娴熟的写实技巧再现了物体的质感,确也能令人心生感动。但画里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中国传统的绘画却不能同日而语了。近些年有些艺术家盲目崇拜西方,在宣纸上画葡萄画得穠丽欲滴,但却艳俗不堪了。画静物一味追求质感,只是满足人的低级阶段的口福之需,还上升不到审美的层面。其实在审美的层面之上,还有一个人文关怀的层面。从元代温日观的《葡萄图》到徐文长的《墨葡萄》,葡萄这样再普通不过的果物,在画家笔下却成了精神世界的寄托所在,温日观用他独特的“破袈裟法”画出了自己刚直不羁的个性;徐文长则通过酣畅淋漓的大写意泼墨表达了自己沉郁悲壮的牢骚情怀。

    相比文人的狂狷,禅僧眼中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牧溪的《六柿图》很好地为我们阐释了这一切。

    画面空阔明净,六个柿子静静地摆在天地间(没有具体的场景,这和西方静物绘画有限的空间感迥然不同),六个柿子有聚有散,错落有致但并不凌乱。在简单的构图中有呼应、有变化,充满着禅机。在一片清旷之间,按禅宗的说法,那真是“无法可说”之境界了。

    唐代诗人杜审言曾叹息:“为造化小儿所苦。”(宋·黄彻《巩溪诗话》卷六),面对世间万物,能不囿于造化之“形”所拘,能于物象之外自由自在地抒写情怀,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通彻禅机的牧溪手里,一堆柿子也能随意成图,笔夺造化。这是让人从心底里服膺的。
 
 
 

标签: 禅机  禅画  六柿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