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相图
源自:《画禅》 作者:东岭圆慈
谈本心,禅家喜以月相喻,所以禅门灯录有《指月录》,以其天心月圆,乃可月照千峰,因此,以“圆相”接引,遂成禅门一事,而这教法则始自六祖的弟子南阳慧忠国师:
“师见僧来,以手作圆相,相中书日字,僧无对。”
这样的接引答案何在,姑且不论,却成为后世禅者废世所本。所以禅画中亦常以“一圆相”为图,以示佛性之圆满,并在旁书以禅语作为拈提,而“谁家无明月清风”则为其中最常被援引之句。
“谁家无明月清风”,出自《碧岩录》第六则的注释,是圜悟克勤对云门文偃“日日是好日”的眉批,意在举人人本具佛性,不假外求,就看你能否返观本心,另一则在提示所谓圆满正不离当下,只有映物才能显镜体,悟者之用固如是,未悟者由颠倒世界返归本源,也须从自家脚下观照起。
正因如此,圆相之为画,就不能只是一种象征、符号或数学工具,否则就死于句下,它必须在月照千峰外,还显其千峰映月,在万古长空中见得一朝风月,也以一朝风月映现万古长空。
“圆相”画中,最出名者,当属东岭圆慈所作。东岭是日本禅家,“只手之声”公案创建者,白隐慧鹤的弟子。白隐禅以公案锻炼出名,东岭圆相则直示悟后风光,一笔之中,有实有虚,有浓有淡,有合有破,看似无首无尾之圆,却在笔触中显其永远之流动,这一笔虽仅一笔,却是当下之事,无可再现,虽不似《六柿图》般直接以物体道,却仍为本心之现,远远超越了符号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