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学 > 传世经典 >

【禅师书摘】台湾圣严法师著作《禅的体验》片段摘录

源自:禅吧网 作者:禅吧网

不可思议的禅
    很多人来向我学禅之前,总要问我好多问题。他们的理由是,在未上楼之前,先想知道楼上有些什么东西,是不是值得他们登楼看看,楼上的景物是不是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我则告诉他们,禅的内容,应该拿一个从未吃过芒果与曾经吃过芒果的人作比喻。你如未吃过芒果,无论怎样将芒果的形状、颜色与肉质风味向你形容和说明,真正芒果的味道,你还是不知道,一定要你亲自尝到之后才能知道。另有一个盲人问色的故事,说有一个生来就是双眼失明的人,很想知道洁白的白色是怎样的情形,有人告诉他说像白布和白纸一样的白,又有人告诉他说像白鹅、白鸽一样的白,又有人告诉他说像白雪、白粉一样的白。结果把这个盲人弄糊涂了,他想洁白的白色应该是很单纯的,为什么大家把它说成那么复杂的东西昵?原因是他从没有见过白色,所以任你怎么说,他还是不知道。那么对于尚未进入禅门的人而言,禅也是不可以语言文字说明的东西,你也别寄望靠着语言文字的说明来了解它。可是语言文字虽不能说明禅的内容,却能引导或指示你如何去亲自体验它,所以语言文字还是用得着的。故在一部叫做《碧岩录》的书里,记载禅宗一位祖师马祖道一的话说:“因为说的人没有什么可说的,也不能给你看什么,所以听的人不可能听到什么,也不可能得到什么。那么,说的人既不能说出什么也不能显示什么,倒不如不说的好。听的人既然不可能听到什么,也不能得到什么,倒不如不听的好。可是现在你们这儿有许多人正在等着听我演说,其实,说与不说,都是一样的。请问你们之中已经开了悟的人:我说的究竟是什么?”
    像这样的开示,是标准的禅师的态度,因为他们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告诉你禅是什么东西。所以称为不可思议。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必须自己体验,才能知道禅是什么。当然,我也不能用语言来满足听众和读者的期望。不过,我在下篇文章中,告诉你有关禅的源流、方法、层次和体验的现象。

 


 
禅的源流
一、古印度的禅
    中国的禅与印度的禅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禅”字语源来自印度的dhyana,意为meditation,那是以修定为目标的一种方法,其原意,是用修行禅观,比如注意呼吸的出入、长短、大小和引导等方法,达到心力集中和身体内外统一的境地。
    在佛教之前,印度人已经有了用来作为人与神交通或相融相契的修行方法。印度的古宗教和由古宗教产生的各派哲学思想,便是经由禅的修持方法而得到的成果。禅的修行生活,被视为圣者所必经的过程。所以凡要切身体验宗教生活,仅靠奉献和祭祀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全部生命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到森林里全心全意地去修行禅。解脱物欲尘累的烦恼,须靠禅的修行以产生智慧,一旦物欲尘累的烦恼豁然脱落,智慧自然显现,即被尊为圣者。
    古代印度的各派宗教,虽无不用禅的修行方法,似乎并没有统一的层次说明,即使各派均有其修行禅定的历程,但仍不是统一的,也不甚明确。只是依照各派创始人的个别体验之不同,其所设的分界也不一致。到了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其初期的修行生活,也是走着与印度古宗教家们所曾走过的相似的路。由于当时各派的修行方法不能满足释迦世尊的要求,认为那些都是不究竟的、不圆满的,那些禅定的功用,最多使人暂时超越烦恼,但当定力一失,仍会回复到物欲世间的烦恼之中,所以称它们为世间禅或外道禅。
二、瑜伽派的禅
    大约与释迦牟尼佛相近的时代,印度产生了一个新宗教,称为瑜伽派。此派最初即是仅仅练习名为瑜伽的修行方法,后来引用了与数ieta(The Samkhya School)相同的哲学思想,立足于一神教的立场,崇拜唯一的神库力新那(Krishna),但其实际方面的基本精神仍在于禅定的修行,所以此派乃为印度一切宗教之中,除了佛教之外,外道禅定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修行的规则和层次相当严密分明,现在根据《瑜伽经》(Yoga Sutra)略予介绍如下:
(一)瑜伽行者的助行遭
1.持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
2.助行法——清净、知足、苦行、读诵《瑜伽经》、皈依唯一的神。
3.****法——跏趺坐、半跏趺坐、两足跟合置会阴处坐等。
4.调息法——调整呼吸,由粗而细,由静而止。
5.制伏五根法——制伏眼等五种官能,不受色等感触所动。
6.制心法——将注意力分别集中于脐轮、心莲、鼻端、舌端等处。
7.禅定——心住于一境,没有其余虚妄杂念。
8.三昧——心境合一,心不住念,亦不住境。
 

 

(二)瑜伽行者的正行道——正知见
1.知苦恼可除,尽无所余。
2.断苦恼的原因,灭无所遗。
3.住于三昧,明见得解脱。
4.能知解脱方法是正知见。
5.自性的真理已了解其任务。
6.三德皆脱落,如石自山上落下,不复再回到山上。
7.神我的真理,离三德的缠缚而自由独存,无垢清净。所谓三德是指:萨埵,使心地光明、轻快、欢喜;罗阁,使心活动、散乱、悲哀;答摩,使心钝重、无力、昏黑。
    所以心的由染而净要经五个层次:第一,散乱心,随着外境心念纷飞。第二,昏沉心,痴钝蒙眬,陷于昏睡。第三,不定心,散乱多于安定。第四,一心,心能凝住于一境。第五,定心,心状澄静。后二者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现象。
    瑜伽行者当对乐者亲切,对苦者怜悯,对善人殷勤,对恶人不介意。如是则心便常与清净相应了。
    瑜伽行者呼吸的气息要长、要慢、要舒畅。气留身外之时,身自轻松,心自不动。
    瑜伽行者善用五官制心,而达到三昧的程度。心集中在鼻端即嗅得天香,心集中在舌端即感到天味,心集中在眉心即见天色,心集中在舌的中央,即感天触,心集中在耳即闻天   音。以上皆是驱除散乱昏沉,使心渐住于一境的方法。如将心集中在胸腹之问的莲花部位,即见光明放射,如宝珠,或如日月星辰。如将心集中在自我,便会很容易进入广大如海、无限与清
(三)《瑜伽经》的作者及内容
    《瑜伽经》的著作者,名叫帕坦嘉利,他生活的年代尚无定说,大概是活跃在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三世纪之间印度宗教界的一位大师。前面说过,瑜伽本为印度古宗教哲学共同所有,到了数论派,将其哲学理论化,而成为智瑜伽,瑜伽派的帕坦嘉利将其实际修行,作体系化而成为事瑜伽,他们的目的则同为达到将人的自性从烦恼的系缚中脱离出来而回到神我去。他们虽然崇拜自在天神库力新那,那却不是他们最高的目的,仅是达到解脱的一种手段,故已带有泛神论的色彩了。所谓神我,便是无欲清净的自性的存在。也可以说,瑜伽派出于佛教之后,受了佛教无神论的影响,所以虽信唯一神,却在信仰人格神的高境界时,便把自己淹没在神性之中,而以神性当做各人的自性了。
    《瑜伽经》分为四品:1.《三昧品》,说明三昧的本质。2.《成就品》,说明进入三昧的方法。3.《功德品》,说明由苦行及三昧而获得神通。4.《独存品》,说明灵魂离开物质的宇宙,还于神我,此也即是瑜伽行者的最高目的,亦即是他们所以为的解脱境界。
    瑜伽行者修持禅的一个特色,是除了调息及集中注意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之外,须口唱喳字诀,心念梵字的字形及其字义,则能消一切障碍,进入禅定。
瑜伽的三昧有二种:一是集中精神于一定的目的物而发的三昧,杜绝一切外界的印象,仅存有内心的活动。二是没有任何一定的目的物,精神仍然集中而发的三昧,此连内心的活动也静止了。
    从上所见,印度的瑜伽,对于一般人而言,确已有了足够的吸引力,所谓自我或神我或梵净的程度,实际上已是摆脱了物欲烦恼而感到了轻安自在。但它仍有一个神我在,所以不是佛教的空。

 


三、印度佛教的禅
    在印度,对于瑜伽的修行方法及其体验的层次化、组织化、系统化最早的一个人,不是瑜伽学派的帕坦嘉利,乃是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世尊。帕坦嘉利虽在释迦牟尼世尊之后,充其量只是将外道禅作了系统性的组织和专门性的阐扬,并未跳出有神论或神我的精神世界,只是从物质世界脱离出来,进入一个纯精神的世界。佛陀则在学习了所有的禅定方法之后,认为那还是有(神)我的境域,并非绝对的自在解脱,尚有化入神我与神合一的感受,便不能称为真的解脱,所以在将外道禅定层次化而为四禅八定之上,另加一级名为灭受想定(nirodhasamapatti:a samadhi in which there is complete extinction of sensation and thought)才是真正的解脱。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古典之中,例如《奥义书》(Upanishads)早已讲到修习禅定的方法,主张以调息、调身、调心以及口诵唵字进入禅定,在《婆罗门书》及《奥义书》中也都说道,依六重的瑜伽而见梵神,即是利用气息的调理、五官为心力集中的焦点、冥想、止、观、无我(restraint of the breath,restraint of the senses,meditation,fixed attention,investigation,absorption;these are called the Sixfold Yoga)为达到解脱物欲烦恼的目的。但是到了释迦牟尼世尊,才将诸派外道禅定,列起一个层次和系统来。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