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学 > 传世经典 >

【精彩推介】《林清玄说禅》之3好雪片片前言

源自:禅吧网 作者:林清玄

编辑推荐:

    恬淡自然,蕴涵佛理,这是《林清玄说禅之3:好雪片片》作者林清玄作品的特色。他的文字如清澈的山泉、和煦的清风,散发着淡淡的自然气息。字里行间那富有禅意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清香。

内容简介:

    一个人如果有禅心.或者有清净空明的意愿,他就可以活得自在一些,自由一些,快活一些,幸福一些。对于为生活奔驰的现代人,生命需要“暂停”,每天只要三五分钟的“暂停”、“歇”,“空明”,就会使心胸旷达,正如一株草每天有三五滴露水就可以开出青翠的颜色。在风雨中挺立了。《好雪片片》正是为了渴望”暂停”的人而写的。恬淡自然,蕴涵佛理,这是林清玄作品的特色,他的文字如清澈的山泉,和煦的清风,散发着淡淡的自然气息。字里行间那富有禅意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清香。

前言:

    今日腾腾,明日腾腾

    我曾听过一位唱男高音的声乐家说,他是到三十岁的时候才学会怎么唱歌的。

    那是他有一次在旅行演唱的途中,住在旅馆听到婴儿的啼哭,婴儿的哭声足足持续了一个晚上,起先使他感到非常烦扰,到后半夜他突然想到两个问题:

    “为什么哭了一夜的婴儿不会感到疲累,自己唱了一小时就感到了倦意呢?”

    “为什么婴儿的哭,每一声都和第一声一样洪亮呢?”

    于是,他从床上坐起来倾听婴儿的哭声,才发现婴儿的哭声是从横隔膜下发音,再透过胸肺与喉咙,很专注,用全身的力量发出来的。他开始学习婴儿,从横隔膜下发音,他说:“那一次使我知道了男高音最好的发声法,就是每次都发出最好的第一音。”

    他还从婴儿身上学到了:不管唱得多么高,都要咬住最高的那个音,不使声音爆裂。而每一个音发出去,在丹田要有一条线系住它,随时可以收回。

    我听到了男高音的话,非常感动,我觉得,禅在生活中的对应也如是,每一次发声都发出最好的第一音,时常在生活中捉住直观的第一义。另外,还要谦卑地学习,即使小如婴儿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懂得学习一切的人,自然会慈悲一切。

    这使我想起唐朝有位腾腾和尚,他写过一首《乐道歌》:

    修道道无可道,

    问法法无可问。

    迷人不了色空,

    悟者本无逆顺。

    八万四千法门,

    至理不离方寸。

    试取自家城廓,

    莫漫寻他乡郡。

    不用广学多闻,

    不要辩才聪俊。

    不知月之大小,

    不管岁之余闰。

    烦恼即是菩提,

    净土生于泥粪。

    人来问我若为,

    不能共伊谈论。

    寅朝用粥充饥,

    斋时更餐一顿。

    今日任运腾腾,

    明日腾腾任运。

    心中了了总知,

    且作佯痴缚钝。

    真是一首动人的歌,我很喜欢“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的生活观,腾腾有很多意思,它是向前的、积极的、豪放的、从容的、乐观的、有力气的甚至飘逸飞扬的生活。

    所以,禅乃不是避世的、无为的、消极的,六祖慧能有一首偈表现了这种特质:

    菩提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犹如求兔角。

    菩提既在世间,禅也就不能离开生活独存。生活里如果要有禅心,就必须发展人的生命中的觉性、般若与菩提。

    由于觉性,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禅者修行的功课,周遭的风景、人物、事件,都能有清明的对待。

    由于般若,我们能以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生活,每一个时空因缘都有智慧的启发,这使我们能有一种奋勇精进的态度,直到死的瞬间还有一个向前的姿势。

    由于菩提,我们能以无限的柔软悲悯来看待生命中的一切,打破差别,打破贪嗔痴,澄清染着身口意的一切毒汁,使纯一无杂的禅定人格展现出来。

    在《华严经》里,把世界分成三部分:器世间,有情世间,正觉世间。“器世间”是物质的世界,“有情世间”是感情的世界,“正觉世间”是精神与心灵的世界。

    一般人的生活,通常住留于“器世间”和“有情世间”,偶尔会有一点点正觉。学习禅道的人则相逆而行,他并不离弃“器”与“有情”世间,但也不住留,而是奋力一跃地开启“正觉世间”,以正觉来对应物质、情感、精神的生活,也就是说,生活本身并无二相,然而凡夫以“器”与“有情”为住,禅者以“正觉”为住,到了正等正觉之境,则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

    因而,修行的人是“与世界同步,却不与世界同向”,“以红尘为道场,而不与红尘同流”,意思是说,我们要实践一切生活而不被生活所染,要涵摄一切价值而不被价值羁累。这种感觉,走在烟尘滚滚的台北东区最能感受出来,当人潮在流的时候,当人欲在流的时候,我是不是有足够的清净与空明,在流动中,还看见天空飘过的白云的影迹呢?

    禅不是要离开生活,而是要醒着生活。

    禅也不是要忽视人生,而是要在人生的喜乐中光明不动。

    禅悟不能离开生活,远离生活的禅是空虚的。

    禅也不能只有生活,只有生活就会轮转而不能出。

    禅是以觉性为轴心,以坚强的般若为轴,以柔软的菩提为轮,循着戒与定的正轨,平稳地开向前去。生活是两岸的风景,生老病死是路旁的客栈,有时住住,有时不住,就是这样了。

    我喜欢豁堂和尚的词:

    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

    秋风五雨,吹出芦花港。

    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

    无人赏,自家拍掌,

    响彻千山响。

    禅心或者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或者是“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但是在生活里,也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生命里若能有清净空明的心,纵使是独自一人在深山中高声唱歌,没有人听,自己给自己掌声鼓励,也会使千山齐响呀!那是因为:

    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见千林;

    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

    在山林里自歌、自掌,千山为之响动,那么,在红尘呢?笃信佛教,修行禅法的大诗人白居易有两首诗: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饱食安眠消日月,

    闲谈冷笑接交亲;

    谁知将相王侯外,

    别有优游快活人。

    禅,是可用的,但禅也可以不用;禅,是可度世的,而禅也可自在逍遥。

    可以确定的是,一个人如果有禅心,或者说有清净空明的意愿,他可以活得自在一些,自由一些,快活一些,幸福一些。

    怎么样接近禅心呢?对许多现代人而言,修行几乎是一种奢求,那么读读禅师的诗歌、语录、公案、言行、风格,说不定在昏喷中可以给我们智慧的启发,禅师“以机锋触人”,所以他们的诗歌言句总是一派天真,自然天成,活泼有趣,对修行者大有助益,即使是一般人也能在里面品赏到一些修行的消息,从而在生活中开发禅思,在生命里启动禅慧。

    这大概是我写作一系列禅宗诗歌,并加上自己笔记的缘起了,由于是笔记,无法像禅学著作一样严格有条理,也由于是笔记,不免有个人主观的看法,但这似乎也无关紧要的。

    这就好像篮球比赛中,在战况激烈的时候,教练可以喊“暂停”,暂停虽只有三分钟,却常能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对于为生活奔驰的现代人,生命也需要“暂停”,每天只要三五分钟的“暂停”、“歇”、“空明”,就会使心胸旷达,正如一株草每天有三五滴露水就可以开出青翠的颜色,在风雨中挺立了。我的《好雪片片》正是为了渴望“暂停”的人而写的。

    最后,我们来读一首赵州禅师的偈:

    金佛不度炉,

    木佛不度火,

    泥佛不度水,

    真佛内里坐。

    在举世滔滔、人欲横流、风狂雨暴的时代,让我们人人的内里都有一尊真佛坐着吧!让我们今日腾腾,明日腾腾,解脱羁绊,过一种任运清明的生活吧!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