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为何爱说“阿弥陀佛”
源自:显密文库 作者:学诚法师
谈到中华传统文化,都是讲“儒释道”。
中华传统文化,先秦是诸子百家。秦始皇统一中国,时间很短,文化上主要是法家。到汉朝的时候,主要是儒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赋予了宗教的涵义,就是开始祭天了。其中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要解释皇权的合法性问题。比如说,你当皇帝,谁给你这个权利?他说皇帝是“天子”,董仲舒解释说“皇权神授”。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反而跟西方文化有点类似。中国的封建王朝就是靠这样的作用延续了两千年。
所以历朝历代皇帝都要祭天,甚至到泰山祭天。只有皇帝有权利祭天,别人没权利祭。到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已相当兴旺,翻译了很多经典,那时儒家文化有了一种危机感。怎么办呢?于是,就把道家文化掺到儒家里面,产生了魏晋玄学。到隋唐的时候,完全是佛教文化占主流,八大宗派成立,佛学和文化成就都非常高。
唐武宗灭佛以后,禅宗盛行。禅宗是佛教中国化最主要的一个标志。中国禅宗的禅属于祖师禅,印度的禅是如来禅。如来禅是四禅八定,一步步去修,修到最后再开悟。祖师禅是“悟后起修”,开悟以后才算修行,没有开悟之前的修行都是盲修瞎炼。祖师禅跟如来禅不一样,这是中国禅宗祖师的功劳。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是因为佛教理论很成系统,而且影响非常大,所以朱熹、王阳明等人就把佛教里面的一些理论、修行方法吸收到儒家里头,慢慢成立宋明理学。我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释道三家互相交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部分。
这不是人为的,而是由很多社会条件、客观因缘所形成的。中国人遇到什么事,就说:“阿弥陀佛!”就像西方人说:“我的上帝!”
文化跟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就是生活化、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