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健康禅钥 >

怎么用《易经》观照生命?

源自:健颐舒院 作者:陈一弘

 
    我们现在花点时间来看《易传·系辞》。我认为中国文化里美的文字很多,但是像《系辞》、《圆觉经》的文字就是大美。《系辞》是孔子著作的,《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写的,文字上还是有差别的。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开篇这十六个字讲的是什么呢?中国文化里“尊”是在下,“尊以卑为尊”才是中国文化的尊。但我们一般的人性看世界是怎么看呢?是“卑以尊为尊”,是卑把尊显现出来了。“卑高以陈”,“卑高”就是卑在上,所以孔子描述的“尊”是“尊以卑为尊”。《易经》里最好的一卦“泰”卦是坤在上面,乾在下面,如果乾上坤下就成了“否”卦。“贵贱位矣”,我们关注的贵贱其实只是一个位置而已,“当其位则吉,失其位则凶”。
 
    “动静有常”,这个引得很深。“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门,“静而生定,定而生慧”,静以外的都是动。“动静有常”的常就是规律,一切的动静都是有规律的。人的根本状态就是“以静制动”,而我们通常都是以事情制动,或者说“以动制动”,因为很难达到静的状态。睡着了也会做梦,人身体是没动,但心在动、脑在动、意识在动。我们身体的“动静”指代的不是我们觉受的“动静”,真正“心”静了,动就有常了。“心”动了,比如坐在课堂里听不进去,想法就跑出去了,可能跑到海上去了。
 
    “刚柔断矣”,我们的动静和刚柔就来自于我们对万物的作用力和态度。我们是“以刚克柔”还是学会了“以柔制刚”?中国文化里的水文化是“至柔至刚”,如果我们把其中至柔的东西取出来了,源头活水就找到了。故此人文以仁义为本质。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方就是八卦图里可以看到的,中国文化把东西南北四向、四个面八个方,变成了八卦,就产生了类象这个观点。类象学就是在八卦里产生的一个体系,“物以群分”就是整个八卦里的类象产生了分类,然后才产生吉凶。也就是一切万物万事都是从乾坤天地中发展变化出来的。
 
    然而我们过去自我所认识的天地和《系辞》里的乾坤天地是有差别的。在《易经》里,绝对无形的是乾,乾为天,乾代表纯阳无阴,阳化气,阴成形。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有质感的东西都已经是阴。中国文化是讲“炁”的,“炁”是无字下面加四点,所以阳是无形的,而阴成形,一切有形的都是阴。乾为天,乾卦是道体,天在这个层面亦是无形的,乾是不生不灭的,能作用万物而不自生。所以一切象是在天成,天本身是无象的才能成象。如果有象,比如我们带着红色眼镜去看红色,这个红色的东西就看不见了。只有无象的东西才能显一切象,如果是有象的东西就只能显局部象而不是一切象。中国文化讲的天不是我们看到的天空,天空已经是“有”了,中国文化里讲的“天”是无形的。一切有形的都是“坤”道,“在地成形”,我们叫一物一太极,佛经的描述是一花一世界,一尘一世界,微观和宏观是等持的,其描述更加透彻。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变”和“化”有两个次第,一个是形态的变和化,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但是在天成象的“变化见矣”,我们是直接看不到的,看不到怎么办呢?圣人给了我们一个方便,就是用卦象来指代其变化背后的内涵。哪一天我们悟道了、看到了,就知道这个卦象只是一个方便。什么时候能看到呢?觉行圆满的时候能看到。用本具的无上正等正觉,“觉行圆满”的时候一定能看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因为一切都在了,以不变应万变时才能是“变化见矣”!因此孔子确实伟大,不是过来人是写不出《系辞》的。
 
    “乾知大始”,这个就写得更清楚了。“大”代表一切,《华严经》讲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乾卦——一切开始的地方,“坤作成物”,一切万物都是以坤来生的。一切开始的地方可以指代道体,也可以指代佛性,也可以指代法界。“大始”就是我们心开始的地方,就是禅宗讲的第一义,只是从心开始的地方有了见相二分,于内化现出了智慧,于外化现出了山河大地。盘古可不是开始啊!正因为实相就是这样的,《易经》才能有“乾知大始”,包罗万象,万象就是一切相,出世入世一切一切,一合相。
 
    我现在的体会,中国文化不仅讲过去也不仅讲未来,更是讲当下的。从当下开始,当下的层面就决定了你的过去和未来,最重要的功夫是能让自己秒秒都活在当下。当然,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当下,那就在未来从长计议,从过去和未来的无明里头回到当下,从未来的渐修里且行,且行不是目的,是最终要帮助我们从障碍中走出来的过程。
 
    “乾以易知”,乾卦是《易经》的门,中国文化是从“易”门入道的。有一部重要的书籍叫《周易参同契》,“参同”就是知乾,从“知乾”到“乾知”,或者说从“见如来”到“如来见”。首先要“知乾”,然后到“乾知”的状态,也就是以“乾”为背景知万物,这个时候也就明白了。
 
    接着是“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最后就到了“中”,所以我们讲“致中和”、“中庸”、“中道”。
 
    《易传·系辞》第一章是最重要的一章,它把中国文化的核心架构先摆上了。中国文化就是遵循这样一个核心架构,发生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表面上似乎跟我们无关,我们看到的只是周遭的世界,我们关注的似乎就是六亲,妻儿老小,还有我们的事业。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是人之常情。当然生命不仅仅是名闻利养,还有基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求索。中国文化是入世的,它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就是要帮助我们真正能关照到自我。在不同的认识论里,人关照自我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知道了维他命,就会有意识地吃蔬菜水果,这是一种很浅显的关照方式;我们现在开始养生,因为养生能帮助你关照,这是不同的次第,到了同有三和就有更高级的养生方法,这个就是择优,选择能更准确有效地关照我们的方式。
 
    实际上中国文化就是在不同的架构里描述关照自我的方式,人最终要做智慧选择,更高级的、最好的自我关照方式是在中国文化的经典里,那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比如《易经》,它描述的圆满不仅仅是个概念,下面讲八卦图的时候大家会有更多的认识。“而成位乎其中矣”,就是“成中道”。《礼记》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为什么发了就不是中了?因为有“我”。这是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你在“一”,你怎么说都是一,不用去思考;你不在“一”,你怎么想说成一,就是说不成一。
 
    《易传·系辞》第一章的内涵太深了,我们在不同的生命状态去看这段文字,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要关照自我,遵循中华民族的元典是最好的,因为文化是整体的、系统的,不是某一个观点。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把某个观点、某个理念不断地放大,所以事物似乎永远存在着两面性。中国文化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对于整体的认识不全面,《易经》说的整体跟大家认识的整体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是把这个桌子当整体,还是把合肥当整体?或是把地球当整体,把宇宙当整体?
 
    中国文化讲的是生命的整体观,我个人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去体会和认识到底什么叫“整体”。经典的表达就是“性相不离”叫整体,“一合相、性相不二”叫整体,或者“无漏”叫整体,“无漏”就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缺失。基于这样一个标准,我们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有漏的,都是缺失的。修行中用“七识八识”来描述,为什么?因为有漏啊!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学《易经》最重要的是要周易原文和孔子的《十翼》原文一并去学,而不要只是停留在《周易》原文的卦爻辞。学东西一定要去看它的根本,本末倒置就不对了,研究树叶没有意义。孔子把他学易的感受在《系辞》里完整地交待了。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这句话很重要。安不安我们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前面一句话“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是方便。但“所居而安者”,居在这个世界要安宁,是福德圆满,这才是“《易》之序也”,《易经》是要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安康地生活。如果我们不安,那就是没有按“《易》之序”生活。
 
    “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可见辞和占是用来玩的,但“居则观其象”就重要了:外观天地之象,内观心象。《易经》的主题永远是山川和心,于内是心里的所思所想、起心动念,于外是身体的肉体和天地山川。所以居心何在是一种状态,安居乐业是另一种状态。“安居”在前,“乐业”在后,我们可能认为乐业了才能安居,实际上安居了才能乐业,有缘的可以试一试,到底是先有事业还是先有安居。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句话讲得很圆满。中国文化讲的是天道,因为人太渺小了。所以经典会把一切都归到天道,如果你顺天道而行就昌盛,逆天道就完了,所以中国文化讲“顺天则昌,逆天则亡”。
 

标签: 易经  观照生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