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健康禅钥 >

冬天篇:《黄帝内经》里的人生智慧

源自:健颐舒院 作者:健颐舒院

 
    “四气调神大论”原文节选: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人生之冬对应的年龄段是60岁到80岁。冬天在五行里对应水。
 
    水主什么?主智慧。
 
    冬天是用智慧去灌溉春之木,也就是正是爷爷用一生的经验与智慧教育后代子孙。老人不是靠力量去做事,而是靠智慧做事。
 
    “冬”者“终”也,老人在这个问题没有补好位,一下子精神就不行了,一退下来精神各方面都不行,为什么?因为“不用”。事实上,老龄化疾病很多都是因为“不用”而引起的。
 
    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要用到老,越用老人越有智慧,这个智慧放到哪儿,一个老人哪儿就丰润,走到哪儿哪儿欢快。如果这个老人走到哪儿哪儿有问题那就麻烦了。
 
    我们要做一个走到哪儿哪儿都祥和的老人。
 
    现在社会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孝道有一个标准,父慈子孝,实际上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老人,儿女是抢着来看你。“家有老人是个宝”。老人要当好自己的位置,老人如果充满智慧,那就有足够的凝聚力。我们要争取做这样的老人,这个社会就更进步了。这个进步关键在于师长,这个是成长的成长,这个“冬”就代表师长。长尊有序,老人在长辈就在于师位,如果都是糟老头遭老太就变成了一群糟糕的师长。
 
    老人有了麻烦,后代都要去操心,导致儿女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影响到社会生产力。从社会角度来看,老人问题先解决,榜样就起来了,最直接调整就是老年人的问题。
 
    老年人如果没有智慧?生命的认识就认识不到。生命的尽头在《黄帝内经》里所说的是“乃去”。“病死”和“乃去”的差距甚远。
 
    “四气调神大论”教导我们的是要调整每个人生阶段的神之韵。春夏秋冬,这个整个一个调神架构就形成了。这就是文化养生,把神韵给它提起来。也就是说病人做出检查以前,检查如果是重病马上就变了一个人,神没了神不见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个也是内经里重点一个大的架构,因为后面有“治未病”,秋冬对我们大部分人还没有来,你提前知道才叫“治未病”。
 
    如果每一个人生四季对应的“调神指南”大家没有读懂,这个没补上,那个没补上,一路晚点,就会麻烦丛生:
 
    春天如果没养好,没把胆略养起来,没有志向,少阳病了;
 
    夏天没养心力,没奋斗拼搏,太阳不长,心病了;
 
    秋天没有贡献社会,肺病了,堵了;
 
    冬天没有智慧,肾气没了,肾气独沉,就是枯萎的糟老头老太。
 
    这个是人生四时,这是我们文化养生,大家去这么教自己,教孩子们,才是“心中有数”。这是经典教给大家的人生指南,要依道行持。
 
    我们问题出在哪?出在拿昨天的经验来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是我们最大的麻烦。
 
    拿昨天的经验、过去的经验去解决未来的问题,那一定是有失有漏的。
 
    我们要看经典。哪个功课没做好,一路都是等着你,跑不掉的,欠的债都要还的。最后走之前都要给自己合计合计,“我这辈子是做错了,还是做好了?”
 
    每个人的一生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是非常非常宝贵。
 
    “有生之年”,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去依照经典去行持。
 

标签: 智慧  人生  黄帝内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