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学 > 传世经典 >

主体的转换与超越——《如何安心如何空》二

源自:实修世界 作者:鸡飞蛋打

深层能量的填充与第七意识的开显:

    能观与所观合而为一的一如境地并非真如,这时候需要避免的有两种情况:一种以所谓灵明不昧的独头意识为成就,守着一个清静境界不撒手,像端着一个碟儿生怕摔碎了;一种是贪着执着于能观所观合一的状态,最终落入什么都不知道的无记状态,还以此为本事。

    在第六意识实现自身的回归到第七意识的开显,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行者需要耐心的等待机缘,当然,真正耐心的等待是不待而待,连等待之心也没有。

    一般而言,意识与身体气脉相平行,第七意识则是与能体平行。对于多数人而言,平常日用的都是意识平台,意识背后的深层能量都源源不断地往意识层面调集,包括第七意识在内,深层意识的能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欠和透支,其明觉也无法生起,成为没有觉知的暗室。一旦意识活动消停下来,就会进入昏沉状态(睡眠是一种大昏沉)。只有在能量得到足够的补充之后,才可以亮堂起来。深层能量的补充一则来自以意识散乱和紧张程度的消退,减少意识层面的过分耗散;二则来自于座上的静修与佛力的加持。在将自己身心全然的交出去的姿态中,加持的力量自然进入。前者是节流,后者是开源。

    除了深层能量的韬光养晦,虚其心实其腹,行者还须从意识一如的境地里起观,悄悄窥视意识背后的领域,离心意识去参究。这种参究应当是持续的,又是轻虚的,不可过用心力。

    随着功夫的积累和深层能量(灵能)的储蓄,第七意识的觉性会在某一个时刻开显出来。行者发现在意识的后方,中丹田的内里生起一种灵觉,比起意识更加微妙、清凉、深邃、意味深长。甚至在意识昏睡过去之后,它仍然保持着不昧的觉知。于是真切地认识到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心存在着,意识是从心这里派生出来的,是头上安的头。最初开显的第七识,往往只是很小的范围,需要时常的呵护和照应,让其往外开展出来,如果能够用它来持咒念佛,用它来体会各种行为的过程,那就最好不过。当它开显到身体之外以后,你会发现它与第六意识的区别。第六意识是有特定方向的,因此是顾此失彼的,第七意识的明觉是全方位的,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意味。第六意识会中断,但第七意识却“恒审思量”。

    开始,行人往往是从第七意识之外来观照七识,立足点还落在六识。当第七意识开显到一定程度,原来作为主体的第六意识就可以放掉而不至于陷入昏昧之中。人也就可以在第七意识这里站住脚跟,并以此为主体来起作用,从而实现对第六意识的超越。可以以第七意识来运用第六意识,也可以让第六意识处于闲置状态,对一切现象不作分别。超越第六意识,就算参破了初关,进入本地风光。由于第六意识长期作为启用的主体,这个头上安的头聚集了不小的能量,需要逐渐的转化,化入第七意识所依住的能体当中。第六意识才完全为第七意识所转。那些持续用意识参话头的人,会在意识层面聚集一个能量球,转化时候可能会出现爆破的情况,其实是一种能障的突破。那些借助上师的加持超越第六意识的行者,可能由于自身深层能量的积累不足,对第七意识的体认需要一些时间。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