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学 > 读书交流 > 人体构成 >

对人体的认识研读心得辑录(三)

源自:禅吧网 作者:禅吧网

 
原文:(《如何安心如何空》第二版p6)
 
    对能体的上述性质,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来对它进一步认识:
 
    能体是不同频率能量空间的复合体。这个意思就是不要把能体理解成类似肉体一样的一个个体。能体属于微观层次的概念,就像我们周围的空间,如果你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其实充满了内容,有无线电波、微波、光波等等。每一种波若按频率来分,又包含了很多个单频波。如果把每个单频波看成一个能量空间,那么我们周围的空间实际上就是一个由不同单频波重叠复合而成的复合能量空间。虽然所有这些单频波都处在同一个空间,但由于频率的差别,所以相互间是独立的。我们日常用的收音机、电视机都可用来当探测器,探测周围存在的这些频率空间。当你把机器的探测频率调到特定的频率时,只有这个频率的能量空间对探测器开放,此时你可收到这个空间的所有信息,例如声音、图像等,而其他频率空间对探测器则仿佛不存在。如果探测器可探测频率足够宽的话,理论上它可以探测到任一频率空间的内容。而整个过程只是改变一下探测频率。能体的情况与此相似,不同频率的能体以肉体为原点,相互重叠,复合存在于同一空间。通过调整肉体的不同状态(松紧程度),你也能亲自探测到不同频率的能体场,不过与一般探测器不同的是,肉体本身还可被作为能量发射器,用以向外发射特定频率的能量。理论上说,任何人经过适当的训练,都可利用自己的能体与他人或环境进行交流。
 
    BY:
 
    1、按单频波来划分不同的能量空间,即宇宙是由复合的能量空间组成。
 
    2、以肉体为中心的能体空间还在宇宙空间的范围内,理论上个体能体的最大范围是和宇宙同样大。
 
    3、每个人肉体与能体的通畅程度决定了与宇宙交流与探测的程度(深度与范围),即如果肉体和能体处于完全打开的全频状态,应该可以和宇宙所有能量空间交流。
 
    4、利用能体进行探测和发射能量,是由主体来控制的,因此每个人的主体所在层次也就决定了主体能够调用的能量级别,而调用能量是一种能力,是需要投入有效时间来进行训练的。
 
    5、通过对肉体的放松与收紧,是利用肉体感知能体的有效方法,其原理就是主体控制能体的放松与收紧(实际是调整能体频率的操作)来影响肉体。
 
原文:(《如何安心如何空》第二版P7-2)
 
    通过适当的修行训练可以改变能体场。能体场与肉体状态是相对应的,不同的肉体状态对应于不同的能体场。修行的过程就是先通过调整肉体来改变能体,随着功夫增加,逐渐过渡到直接调整能体,以达到随“意”改变能体强度和层次,实现与环境全面交流的目的。由于能体场的离体特性(可以比实际肉体所占的空间大)和具有微观层面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上一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训练有素者可以实现对自身肉体以外其他物质或个体的随“意”调变。
 
    BY:
 
    1、改变肉体的状态更容易改变能体,当肉体被空掉以后,就可以直接对能量进行调整,因此对改变肉体状态的有效方法都可以加以利用(如中医等)。
 
    上述表达可以理解为当肉体空了以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变成了主体与能量的关系,在使用能量的过程中,更容易体察到主体的存在。
 
    2、作者强调的随“意”的“意”,可以理解为主体。这意味着能体的层次是由主体(六、七、八、自性)的层次决定。
 
    3、主体在改变个人能体与肉体的同时,实际上也在改变或者影响周围的环境,以及能体范围内的其他物质与个体,这也是一个真正的大修行人对社会的贡献。
 
 
原文:(《如何安心如何空》第二版P7-3)
 
    肉体和能体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这是质能转换规律在人体的一个体现。能体可以转换成物质的形态积存于肉体,肉体的物质也可以升华成不同能态的能体。肉体内的水分通过汗腺排出体外并蒸发的过程,就是与这种转换相似的一个最低级的转换例子。当然实际的转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涉及整个人体由里及外(或相反过程)的许多环节,这也是修行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BY:
 
    1、能体与肉体是动态的互相影响、互相转换的平衡关系,这个平衡也是在主体的自动控制下完成的。
 
    2、能体与肉体的转换也是一门极其专业的人体科学研究领域,其实内容与过程是相当复杂的,有志于此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下去。
 
原文:(《如何安心如何空》第二版p7-4)
 
    能体的空间、质量密度与频率。能体有质量、有空间,因而也就有密度。能体场的空间与频率存在相关性。能量层次越高的能体,其对应所占的空间也越大。因此若以能体重叠空间的原点为零点向外延展,则整个人体仿佛由无数个球体套叠在一起组成。从里往外,一个球套一个球,每一个球体代表一个层次的能量空间,球越小,能级越低、球越大,能量频率越高。高频能场包容了所有低于它的能量空间,并已自然渗入其间,低频能场则只能自知而无法知晓高于它的能场的存在,除非突破能垒升华至高能场。修行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层层剥离所附着的“客体”,由肉体超越至低频能体、高频能体,并最终直至赤腂腂的“自性”展示的过程。如果能证达“自性”,则修行人将有能力自由往来于所有的能量空间。达到这一状态的人,理论上说已具有了可以知晓所有能体空间信息的潜在能力,只要将其肉体相应通道打通,就可以将这些信息翻译成人类能够理解的内容。
 
    BY:
 
    1、频率、质量、空间(体积)、密度是能体组成的基本要素。
 
    2、能体的频率越高,所占空间越大(密度越小),频率越低,所占空间越小,即个体能体所占空间大小决定其频率高低(层次高低)。
 
    3、体认主体,首先需要超越肉体,然后超越低频到高频的能体,当超越了最后一层能量空间(心相)后,就见证到自性。
 
    4、只有证到自性的人,其心才不受能量空间的束缚,才可以自由往来三界而不染。
 
 
原文:(《如何安心如何空》第二版p8-2)
 
    能体的质量密度是反映个体能体状态的一个动态指标,它随能体场的频率和绝对数量/质量变化而变。能体的质量密度与能体所占空间内能体的数量/质量有关。虽然能体与其对应的肉体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特定的个体其对应平衡态的能体场(频率空间和数量/质量)也是一定的,但是,由于影响能体空间和其空间中能量数量/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个体的能体质量密度是一个变化较大的参数。个体身心状态的变化,就有可能改变与肉身平衡时能体场中能量的数量/质量及其主要能体场的频率,从而使其能体的质量密度发生变化。而通过修行练习的人们,既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身能体场频率分布的重心,使之逐渐向高频方向移动(有更大的能体场空间,从而减少能体密度);也可以使其肉体内有更多的物质转变成能量形式(不改变能体空间大小,而增加其中的能量的数量/质量,从而增加能体的密度)。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从环境或第三方获取能量,提高相应能量空间的能体密度。总之,能体的质量密度会随着个体与环境或第三方的不同作用而暂时偏离其与肉身正常的平衡态。
 
    BY:
 
    1、能体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状态,反应这种变化最直接的参数就是能体的质量和密度,这个参数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变化最大,即对此变化的感受更容易觉察到(所谓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明、透、轻)。所以当主体变化以后,能体一定会同时变化,而肉体的变化在时间上会滞后很多,在修行中,常犯的错误多为把能体瞬间的变化抓住了,对主体如何变化却忽视了,在训练中,应该养成保持觉察主体变化的习惯,即关注力放在能让能体变化的那个东西上面,久而久之,对主体的觉察慢慢就会建立起来,也就建立起来主体与能体的关系。
 
    2、能体场需要占一定的空间,其所占空间内能量的数量多少和所在频率决定了质量和密度。
 
    3、从广义上来讲,能体与肉体是相对平衡,但从微观层面来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对能体与肉体之间的转换,如果以月或年回头看,应该有较明显的变化。建议在修行中,个人经验就是对每天的变化不急于下结论,大约三个月或半年回头看一下非常有必要(修行日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毕竟进步对提升修行的信心是很必要的。
 
    4、让自身能体尽量向高频方向转移,是转化能体的最重要目标,即提高能体层次比增加强度更重要,能往高里走一定往高里走。当能体向更高频率转化时,其所占空间自然变大,密度也同时发生变化。
 
    5、将自身肉体转换成能量,是增加能体的数量和质量(强度)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外圆功、吐气法和持咒是把肉体慢慢转换成能量的有效方法。
 
    6、外圆功是把肉体和能体与宇宙空间里的更高级的能量进行置换的;吐气法是借助灵能的力量(如果与法界力量接通,就是最高级的能量)来改变肉体与能体的;持咒是借助心能的力量,其中咒会带来佛菩萨的加持力量(此力量来自法界,是最高级的能量)来改变肉体与能体的。

 
    Emma:
 
    能体是不同频率能量空间的复合体。
 
    能体中,和肉体对应的能体部分,即是通常我们讲的物理层面的能体;和主体对应的能体部分,叫做“心能”。心能和灵能的“根”都是“法界”,是频率最高的能体,是包含并天然和各级能场自然相融的能场。修行先通过调整肉体来改变能体,随着功夫增加,直接调整能体,通过改变其强度和层次,实现与环境、宇宙的交流。因此从效率上来讲,利用心能、心力来带动并改变能体和相应肉体是修行效率高的方法。
 
    个人体会:日常操作方法除打坐持咒外,和工作、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用心”修行也是训练心能的一个很好的方便。任何事情能够刺激你心疼、心难受、心舒服的都是助缘,都去面对并通过持咒觉察等方式把它散掉,并进而去体察作用的主体。
 
    能体有能级,采用强度和频率(层次)的二元变量来描述能级。对于能体复合体,能体场的质量密度是反映个体能体状态的动态指标,修行要有意识的去改变自身能体场频率分布的中心,使之向高频方向移动(对应操作即为把能体空间不断变大,让密度变小,稀薄了里头覆盖的东西就可以显现出来,主体体认会容易),也可使肉体中更多物质转变成能量(放松,吐气,持咒,外圆功等均可,个人受益最多的为轻柔的全身心持咒,投入到流中持,而不是总在起来的“我”那个层面上持,保持持,慢慢持的这个念再松弛下来)
 
    既然能体是不同频率能量空间的复合体,那么通过调整肉体的不同状态(松紧程度),你能亲自探测到不同频率的能量场。同时肉体还可以作为能量发射器,用以向外发射特定频率的能量(可以理解,但不会操作,是不是平时的持咒觉察等对能量的操作都可以理解为此?)。
 
    附:作者关于心能的阐述:在身体上来讲,(画人体示意图,从人体示意图中的头顶往下画了一根轴)就等于说是就这根轴啊,这是两个点(指轴上标示的中丹田和命门两处),这是两个点(指轴上标示的中丹田和命门两处),这个大概是中丹田这个位置,就心嘛,中丹田的位置,然后这个呢,差不多是命门,但是,不是靠后面,是在中间的这个位置啊,在命门这样一个位置。假如说法界是一种背景的存在形式的话,那么法界到身体这怎么过来的呢?实际上,法界的一部分就是通过跟“命门”这儿共振,然后传递到你的肉体里头,然后往身体这块,肉体这方面去转化;然后另一部分的话呢,就是跟心,跟中丹田这个位置,跟心门这块交集了以后,通过你的心然后传递下来。这就是法界跟你肉体发生关系的这样一个层面。)
 
    LH:
 
    心得:能体的层级原理上说有无限多层,频率越高越接近空,也越方便认识主体之空性,但理论上存在从任何一个层级直接体认空性的可能。能体是生灭法,空性不生不灭,训练对能体的体察是做功夫,但其目的乃是为了在生灭法中体认不生不灭的空性,若只以体认能体的生灭,强弱,疏密为目的,则无异于磨砖做镜积雪为粮,做聚散的游戏罢了。
 

标签: 能体  人体  肉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