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禅艺之道 >

禅茶文化:趣谈中国禅茶与日本茶道

源自:网易博客 作者:郝久增

 
    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 禅茶的正,即八正道,和为六和敬,清乃清净心,雅是脱俗。“禅茶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禅茶一味”的典故源于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 赵州和尚即著名的唐代名僧从谂(778——897年),因常住赵州观音寺(今河北省赵县柏林寺),由于其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他于禅学于茶学都有很高的造诣,《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文曰:“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问僧曰:””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禅茶一味”追求的是茶要常饮,禅要常参,性要常养,身要常修。中国前佛教协会会长赵仆初先生讲得最好:“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日僧村田珠光(1423——1502年)来华就学于高僧圆悟克勤,进一步学习了中国的佛理与茶理,村田回国时,圆悟克勤禅师以“禅茶一味“4字书法相赠,村田将其藏于奈良大德寺,从此,禅茶一体,禅茶一味的思想在日本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村田珠光首创了“四铺半草庵茶”,而被称为日本“和美茶”(即佗茶)之祖。所谓“佗”﹐是其茶道的专用术语﹐意为追求美好的理想境界。珠光认为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清心是“禅道”的中心。他将茶道从单纯的“享受”转化为“节欲”﹐体现了修身养性的禅道核心。他的禅茶一味,追求的是对自然的尊崇对朴素的尊崇,追求的是摆脱欲望的纠缠以修行来领悟茶道德内在精神。正是因为村田珠光的茶禅一味,日本茶文化走上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道路,走上真正的”文化“之路。在日本喝茶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在追求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文化。而中国的茶文化,依然停留在娱乐,停留在文人墨客风雅的点缀阶段。
 
    日僧千利休(1521——1591年),现代人都知道他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但千利休却不是以茶为茶道纳内容的精进者,而是以禅作为茶道核心的集大成者。他以“三十年饱参之徒“终于大悟,而真正把” 茶禅一味“提升到茶道核心,更进一步把珠光的茶道之心——”谨、敬、清、寂“改进为”和﹑敬﹑清﹑寂“,使茶道更上层楼。”和﹑敬﹑清﹑寂“,和与敬是强调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有的精神、态度个辞仪,清和寂则强调茶室庭院应当清静和典雅,其本质就是和美、清心,是禅心与茶道之心。“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宗旨,和以行之,敬以为质,清以居之,寂以养志,茶道便从此时成了千年至今的日本文化精髓。当千利休因丰田秀吉的奏请而得到正亲町天皇赐予” 利休居士“称号后,古溪禅师贺道:”庞老神通老作家,饥来吃饭,遇茶吃茶。心空及第等闲看,风露新香隐逸花。“千利休把禅道为中心的“和美茶”发展而成贯彻“平等互惠”的利休茶道,成为平民化的新茶道。日本茶道的精神实质,追求人与人的平等相爱和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而在生活上恪守清寂﹑安雅﹐讲究礼仪,被日本人民视为修身养性﹑学习礼仪﹑进行人际交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日本茶道发扬并深化了唐宋时“茶宴”﹑“斗茶”之文化涵养精神,形成了具浓郁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显示了有中国传统美德的深层内涵的茶文化之巨大影响。
 

标签: 禅茶  茶道  文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