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禅艺之道 >

禅茶知识:唐代时煮茶为什么要加盐?

源自:禅吧网 作者:孙皖平

 
本文摘自孙皖平老师在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国学传承班所做的讲座实录。

法门寺的地宫出土了一套
完整而华丽的煮茶器。
 
地宫的器物
并不是为装葬时专门特制的,
装葬时特制的器物为非实用性的,
而法门寺地宫里面这批器物,
完全是当时的贵族或者皇族,
把自己生活中所使用的
最有价值的艺术品,
或者珍贵的器物捐献出来的,
就意味着它是使用过的器物。
法门寺出土的这批器物,
给我们唐代饮茶的方法
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实物注释。
 
比方说茶饼,
我们需要把茶做成茶饼,
之后再烤、碾碎,
碾碎之后再煮,
煮过了再喝。
 
陆羽《茶经》中曾写到这个过程,
我们首先要去采茶,
采到嫩茶以后蒸一下,
蒸软后用铳子把它冲碎,
然后再拍成团烤成饼,
烤过饼之后再碾成粉,
再在壶里煮,
煮出来再给大家喝。
 
煮的时候水开了要加盐,
盐加之后舀出三分之一的水,
再把茶粉放进去煮。
煮的过程中,
再把凉的带盐的水回进去,
保持比较好的温度。
这时茶壶里出现很多泡沫,
把泡沫和茶舀出来分给每个碗中,
这是我们唐代煮茶的方法。 
 
唐代时期喝茶讲究不过三碗,
喝了三碗之后就受不了了。
我们可以体会到茶非常有浓度。
 
那么为什么还要加盐?
盐可以让茶中苦涩之味下降,
但其实更重要的是,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盐能够分解很多
对人类肠胃有伤害之物。
 
其实我们研究古代文献,
要非常注意的就是
它每句话和每个动作的价值,
而其中的潜在意思又是什么?
 
我们看唐代,
没有说茶的味道怎么样,
它是以功能性为主的时代,
甚至加盐来减少茶对胃的伤害。
 
我们现在喝茶情愿伤胃,
也要体验茶的味道、嗅觉以及口感。
而唐代还未发展到口感的重要性。
加盐还反应出什么问题呢?
茶如果不加盐会对胃产生伤害,
而从后代的角度说,
好茶又怎会伤胃呢?
 
从加盐这一点上来看,
我们可以看到三点,
一是它的饮茶方法,
二是它不计较口味,
三是它的茶不够好。
 
当时的茶很浓很苦或者很伤胃,
而发展到宋代就成了点茶了,
所以四般闲事才会有点茶一说。
 

标签: 禅茶  唐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