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健康禅钥 >

道教养生思想的定型时期

源自:胡彦云的博客 作者:网络

 
    魏晋时期,道教教义思想逐步丰富和发展,道教养生思想也渐渐系统化。这时许多道教养生大师承前启后,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养生著作。
 
    如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张鲁的《老子想尔注》,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魏华存传《黄庭经》,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等。在教义方面提出了重生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众术合修等一系列重要的养生思想,为道教养生术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
 
    在养生方面主要是守窍类、气法类和导引类的养生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周易参同契》系统阐述了内外丹法的修炼理论,被尊为“万古丹经王”。上清派围绕《黄庭经》形成了一套包括斋戒、叩齿、咽液、起居等多种方法的养生体系。这一时期出现的葛洪、陶弘景两位养生大家即是道教养生学体系定型的标志。葛洪,字雅川,自号抱朴子,他的养生文化思想集中的体现在《抱朴子·内篇》中,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各种嗜欲;提倡保精行气,创立胎息功法;强调房事养生,“得其节宣之和”。
 
    他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主张人的言行举止,存思计虑都不应该超出正常的生理限度。仅养生方面的专著就有若干种,如《养生延命录》、《导引养生图》、《养生经》等等。现存的养生著作主要有《养性延命录》,树种涉及到多方面的养生内容,主要有:认为形神相依,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导引运动以养形;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后天的调养更为重要;强调“过用病生”,主张节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标签: 道教  养生  定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