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健康禅钥 >

道教养生思想的普及时期

源自:胡彦云博客 作者:网络

 
    明清两代,随着中国道教养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其中唯心成分日益减少,很多养生学家都开始注重养生理论与实践的大众化。此时的内丹气功一改以往“奥雅难通”的旧貌,开始变的简明了。针对修炼内丹所涉及的人体部位及五脏功能做了明晰的阐述,尤其提出了修炼内丹的主要部位在于三丹田和三关,并指明要点,使人一看就懂,十分通俗明了。明清道教养生家中亦形成了若干派别。其中以明代的张三丰派、陆西星的东派、李西月的西派影响比较大。而在内丹功法的研究方面,则以伍守阳、柳华阳及刘一明等人的研究成果特别引人注目j。他们的实践活动标志着道教气功养生学体系的完成,同时意味着我国古代气功养生学开始全面进人中国社会。
 
    张三丰是明朝时期道教气功养生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他既以修身养性、涵养道德立基,又重以道教传统气功修炼。首重炼己。方法之一就是要扫除杂念,建立正念。炼己又叫做炼性,修心,存心。方法主要有凝神调息。通过这种锻炼,心不外驰,神不外游,即可转入小周天运炼。张三丰继承了陈致虚所传丹法,遂开三丰一派,其后推演发展,直至清末,祟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达17个之多。其中武当一脉尤以内家拳术誉名社会,在各阶层中有很高的威望。太极拳为男女老少所喜欢,它的强身健体之功效是非常重大的。
 
    这时期道教在组织上逐渐衰落,内丹家派系虽多,但发展渐缓,不过道教的养生观却并没有与其组织形式一道消沉。相反,它的思想反倒被社会所认同,并由此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今日的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随着西方文化源源不断传入,而中国的道教传统文化也正在为许多西方人也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地域文化、语言的差别,经典科教不易传播,而道教的养生术,如气功、武术等则比较容易向海外传播。因此,整理挖掘,弘扬道教养生学,有着其深远、广泛的意义。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参与当代文明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道教逐渐衰落,内丹家派系虽多,但发展迟缓。而道教养生术却逐渐为社会所认识,从而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并得到利用。在流传过程中,又同佛教禅、密宗的修持方法以及近现代的体育方法相结合,道教养生术中的神秘主义部分逐渐淡化。较有影响的著作有张三丰内炼著作《全集》,陆西星的《方壶外史》,李西月的《道窍谈》《三车秘旨》,伍守阳的《天仙正理直论》,柳华阳的《慧命经》《金仙证论》,刘一明的《道书十二种》,闵小艮的《古书隐楼藏书》,陈撄宁的《道教和养生》等等。养生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实践,也是后世道教徒的宗教行为。今天它将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的智慧结晶。
 
    历经了几千年来无数先贤的探索、实践和发展,道教养生文化形成了长生成仙思想、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合修众术、内修外行、以德养生、元气论等思想深邃、方法独特、结构严谨的完备养生体系。它在探索人体奥秘、生命的根本等方面达到了极为精深的境界,为现代医学保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标签: 道教  养生  普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