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健康禅钥 >

中医养生学之养生理论

源自:养生健康网 作者:网络

 
    一、中医论衰老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常将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究竟人类应该享有的自然寿命是多少呢?《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终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天年篇》亦云,“人之寿,百岁而死”;汉代大学者王充也有“强弱夭寿,以百为数”之说。《老子》则提出,“人生大期,以百二十为限”;《尚书•洪范篇》载,“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可见我国古代医家、学者对人类“天年”的限度定在100-120岁之间。现代研究也表明,人类的正常寿命至少应在百岁以上。
 
    但人类为什么不能尽享天年呢?引起衰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学者们进行了不懈的研究。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是记载皇帝请教歧伯为什么当时之人不能象远古时代的人们那样皆度百岁,而年过半百就出现衰老。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历代中医专家们的兴趣,对衰老的成因从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生活失于规律:规律而节制的生活,对于防止和抵御疾病的发生,获得健康长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饮食不节(过饥、过饱、偏食、饮食过冷过热)、饮酒过多、劳役失常、房劳过度等,可造成脏腑功能失调,精气受损,进而导致疾病,加速衰老。   
 
    情绪失于调节:中医学认为,精神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主宰,只有在人的情志活动和顺的情况下内脏机能才能平衡、协调,保持身体健康。若情志失调,七情太过或过急,就会引起人体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发生紊乱,造成各种病变,导致早衰。 
 
    禀赋渥薄与体质强弱:所谓禀赋,主要指遗传因素;而体质,则是指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人的寿命与禀赋渥薄与体质强弱相关。
 
    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人的寿命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有很大关系。首先,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当其发生反常时就会成为致病的“六淫”,常导致人体发生疾病。其次,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也可影响人们的寿命,如高寒地区的人寿命往往长于其他地区。
 
    二、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中医学的养生防老方法都是以预防疾病、保健益寿为目的。如起居调摄方面,《内经》强调“风雨寒暑”等“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饮食卫生方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专篇强调预防食物中毒;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记载了用动物肝脏来预防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和海带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内经》还提倡用针灸来预防疾病、养生益寿。因此,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未老先防。
 
    日常调理,生活有节
 
    讲究生活规律,注意对日常生活如饮食、起居、睡眠、劳动及精神等方面的调养,对延缓衰老有着重要作用。中医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精神养生法、睡眠养生法、饮食养生法、起居养生法、四时养生法等。
 
    自我锻炼,持之以恒
 
    中医学自我锻炼的方法,包括气功、导引、按摩等,近代所谓气功,源于古代的导引、吐纳等锻炼方法,关键是调身、调心、调息。它们可使人体排除内外干扰,形神合一地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对整个生命过程实行自身调控,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潜力,祛病防老。
 
    药食相兼,针灸相配
 
    在中医历代文献中,不时可见到许多药物和方剂具有“益气轻身”、“延年益寿”等作用的记载,这些都属于药养的范畴。食疗则是中医养生宝库中又一朵奇葩。食物与药物相辅相成,共同起到强身延年之功。此外,还有针刺保健、养生灸、脐疗法、药枕疗法等许多行之有效、简单实用的方法。
 
    养神与养形 
 
    养生之道,多种多样,简而言之,则可归之为养神与养形两大类。
 
    中医学认为,人身由“神”与“形”组成。所谓“形”,指人的整个形体而言,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而神,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体生命活动现象;狭义是指 中医学心所主的神志,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性格、情感等活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狭义之神。
 
    中医学强调“形与神俱,不可分离”。神与形的关系是:1、神为形主,无神则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它既能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又能调节脏腑等组织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2、神为形生,无形则神无以生。即神是形的产物,形是神的物质基础。从病理上看,形的病变可导致神的异常,神的改变也可影响形的生理功能变化。
 
    古代先贤对形与神关系的唯物和辨证的认识,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是重视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还指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秧”突出了心(神)在养生中的作用。在强调养神的同时,《内经》也十分重视养形的作用。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气血之盛衰“;在如何“保形”的问题上,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象慎起居、适劳逸、顺寒暑、饮食有节、导引等。
 
    形神共养是中医学推崇的一种最高养生方法。《内经》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并提出了外避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以养形、内养真气以充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的形神合养方法;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更进一步记载了随春夏秋冬四时不同气候来形神共养的健身法,如“春三月”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体的养生方法更是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实际上不外乎“养神”与“养形”两种,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无论是“全神”还是“全形”,都是通过形神合养,使神旺形安,然后达到尽终天年的目标。
 
    三、《内经》与中医养生学 
 
    在《内经》以前,养生学处于实践阶段,尚无系统养生理论可言。《内经》的问世,使中医养生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蓬勃发展。因此在中医养生史上,《黄帝内经》的成书是一块里程碑。它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 
 
    《内经》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强调精、气、神为人身三宝 
 
    《内经》认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 经脉篇》)。同时,精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是身体强壮、不老延年的本源,“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匾真言论》),“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指精微物质,又指脏腑活动的能力。气又分为精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脏气、经气。人的生命结束就是“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篇》)。神为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由是,精、气、神谓之为人身“三宝”。因此后世养生家多注重养精、益气、治神。
 
    2、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
 
    《灵枢•天年篇》把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分为十个阶段,每一阶段为十年,其谓;“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基本上是采用了十年为期的划分法。而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则以男七、女八为周期。这些方法既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周期划分,又为以后中医养生学及老年病学提供了借鉴。
 
    3、确立了“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
 
    《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养生的要旨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灵枢•本神篇》),并提出了著名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四时顺养原则。
 
    4、创立经络学说,为气功养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虽然成书早于《内 经》,但内容简单,尚属原始的经络学说。而《内经》的经络学说则较为完整。它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内容,尤为可贵的是指出经络的作用为“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灵枢•本脏篇》)。能够“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灵枢•经脉篇》),这些均是气功练功、治病、养生的理论基础。 
 
    5、总结、保留了战国以前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和原则。
 
    如“恬淡虚无,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对道家练功法的总结,“七损八益”(《素问•上古天真论》)保留了古代房中术的精髓。其次还提出了食养与食疗、动静结合、形体锻炼等行之有效的养生原则与方法。
 
    总之,《内经》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牢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自此之后,尽管中医养生学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但其大旨却是始终以《内经》为宗始的。
 

标签: 养生  中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