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觉察力的讨论
源自:禅吧网 作者:禅吧网
ZGZ:如何尽快破“第六识”?个人感觉感知力不足,比较迟钝,对作者修行的次第比较模糊。
LH:破六不是急来的,而且破六也还什么都不是。
XY:ZGZ兄所指的是原理还是操作上呢?
ZGZ:操作一直是布场、外圆功静练、持咒、收功。
XB:那我觉得尽快破六识不是您当前最急迫问题。
ZGZ:您认为我当前最急迫的问题是什么?
XB:提高觉察力,体会“在状态中”的感觉。
ZGZ:感觉觉察力不足,如何提高?好像我一直找不到“在状态中”的感觉。
LH:觉察力的提高,个人认为两个途径,一个是在打坐中去品,这是集中提高,二是在工作生活中保持觉察(自身身心状态,他人的情绪等等)。
YBY:超越六识是对主体的体证,其实六识和七识是日用而不知罢了,修行就是需要自己把当下的状态清清楚楚地搞明白,看自我是否或者何时聚集在脑袋上,何时是在心里起用,然后试试看从中丹田里持咒时,咒从脑袋中间持上去的感受。我的意思是要对什么是在第六识的状态需要判断清晰。
ZGZ:哦,好像有些明白了,谢谢YBY、LH!
YBY:建议先不给自己贴标签,因为都在变化中,六、七都是自我起用后不同的聚集状态,所谓破六识就是将主体在脑袋的聚集点打碎,当不关注脑袋时,从心里专心持咒时也是超越六识的状态。
ZGZ:“所谓破六识就是将主体在脑袋的聚集点打碎,当不关注脑袋时,从心里专心持咒时也是超越六识的状态。”我打坐时可以出现这种状态。
YBY:还有建议对所谓在状态也不要高推圣境,因为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在某个状态里,修行就是对自己的状态清楚,对自己的状态是怎么来的清楚。XB兄表达的就是作者所说的在状态,所谓本地风光或者是身心合一。
二者的差别:脑袋里的聚集点没有被打破前,可以在第七的状态里,但不能是常态,打破以后,在状态里就会成为常态。
ZGZ:看来我的问题就是提高觉察力,不要强求所谓的某种状态。
YBY:是的,觉察力是需要反复训练的,不过您看中医时,尤其在看脉时就是第七识在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