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禅艺之道 >

施兆鹏: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源自:中国茶学网 作者:禅吧网

    湖南农耕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已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遗迹证实: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生息繁衍,过着原始农业的定居生活,常德市澧县城头山原始古城的发现、古水稻田的发掘,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两千年,表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地之一。

    在湖南这块孕育着深厚文化的土地上,茶的文化逐步形成。唐朝陆羽《茶经》问世后,茶开始形成一门科学,不但在自然科学上有着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且在人文科学领域中有着空前的繁荣。湖南这块沃土成为茶文化演绎的重要舞台,值得国人尤其是茶人高度重视的是:有关湖南的几件带标志性的史实,证实了湖湘茶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
 
一、历史传说的澄清:

    在没有文字的古远年代,人类只能用语言传递消息和记事,直至简单文字的出现,人类开始使用文字来传递信息和记载历史。虽然最早的文字只能记载一些当时的实事以及神话、传说,这些传说也无从考证,但这并不能否定其重要的史料价值,于是有了远古的口头文化,远古的文明史。中国的茶文化史也就是从这些传说中走出来的。
 
1.1 神农“尝草识茶”、死后葬于茶陵: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遇七十毒”(《淮南子 修务训》)。“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新语道基篇》),“斫木为耜之利,以教天下”的耜耕农业,还“以火德王天下,是为炎帝。号曰神农,死托祀于南方”(《吕氏春秋》)。神农“尝草别谷”、“火德天下”和“教民耜耕”的三大贡献,创拓了中华原始农业,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三皇”祖先之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神农发现了茶叶的解毒作用,使人们开始重视茶叶,并利用茶叶,开掘了茶文化之源。

    《吕氏春秋》中有“神农死托祀南方”之说,据《帝王世纪》和《路史》等记载,相传炎帝晚年巡游天下,积劳成疾辞世(有一说是误食断肠草去世)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帝葬长沙茶乡之尾是茶陵。炎帝神农氏陵在县西三十里。史记云帝葬长沙之茶乡”(即邑西康乐乡,《酃县志》卷之四,炎陵帝纪,同治十二年重修)。宋乾德六年(公元967年),太祖派人访遍全国古陵,终于在湖南茶陵县南百里的白鹿洞(今炎陵县康乐乡鹿原陂),找到了炎帝陵,于是建庙祀奉,绵延后世。至今,炎陵及相邻的茶陵、安仁县依然流传着神农尝草识茶的传说。神农管理部落有方,《吕氏春秋》记有“为天下及国,莫于以德,莫于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此神农皇帝之政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先祖“公益为先,置个人安危于后”之高尚品德的颂扬,亦符合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九日,湖南各界人士去炎陵参加万人祭祖活动,缅怀先祖给华夏后代的养抚、繁育之恩,其中应不乏感谢先祖为人类发现了茶这种健康饮料的恩份。
 
1.2 湘西之秦人擂茶:

    公元前280年,秦昭王命大将司马措攻楚,屯兵沅水之南,即今湖南桃源、沅陵的长茅岭和南阳一带,当时有一种“苦羹”得以流传,这种苦羹即是“擂茶”的前身。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马援出征五溪蛮,驻军于沅陵壶头山,凿石室屯兵,兵行有纪,鸡犬不惊,盛夏士军多有疾,有百姓敬献汤药,遂将该汤药与三军服用,疫病皆除,马援问曰:“此何神物”,答曰:“祖传秘方五味汤”,即生米、生姜、生茶、加盐、茱萸碾浆烹煮而成。(以前三味为主,一曰“三生汤”。)后有“马援凿石室以安民,民间献擂茶以报德”之佳话(康熙年《桃源县志》、《辰州府志》均有记载)。擂茶源于秦汉, 故曰“秦人擂茶”。后来擂茶盛行于雪峰、武陵山区,成为湘西地区的一种待客佳饮,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

    明朝孙绪写有一首“擂茶”诗:

    何物狂生九鼎烹,敢辞粉骨报生成。远将西蜀先春味,卧听南山隔竹声。

    活火乍惊三昧手,调羹初试五侯鲭。风流陆羽曾知否,渐愧江湖浪得名。

    此诗从西蜀的历史入手,通过对擂茶制作、调味(以西汉成武帝时的五侯,王谭、王商、王定、王根、王逢时五侯的珍膳鱼肉合为鲭)的描述,歌颂了擂茶粉身碎骨报答人类的茶德,文笔细腻,极具情韵。

    到桃源喝秦人擂茶,确是一种享受,客人入座后,热情的主人会摆上十二盘糕点(多者达48盘),当地有“三碗不下席,六碗不出源”的习俗。因擂茶主料中茶叶可以提神去腻,生姜能散寒温胃,生米能润肠去火,故即使吃得过饱,亦无大碍。日本友人多田侑史先生在饮过擂茶后曾深有感慨:“莫道醉人唯美酒,擂茶一碗更生情”,并说:“我终于找到了日本茶道的源头”。

    1992年5月“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常德召开,在桃花源喝擂茶时有国外专家学者赞誉“秦人擂茶是对世界茶道的特殊贡献”。
 
二、从出土文物中证实:

2.1 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挖掘中,出土汉隶书写的“一笥”的竹简和“笥”木牌。湖南博物院周世荣先生研究,认为即檟异体字,而檟在汉前指茶(也有学者认为是指桔柚一类的水果)。一号墓主为西汉长沙国丞相軚侯利苍之妻辛追,于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入葬,出土的一幅绢帛绘画,有人考证有一幅为《敬茶仕女图》。三号墓为利苍之子后元四年(前160年)入葬,一、三号墓文物中“一笥”,“笥”的竹简或木牌出现了四次。

    此外,1954年在长沙魏家大院,第四号汉墓中(约为文景帝之际,前179—前143年)出土了一枚石质官印,上书“荼陵”二字。汉墓出土文物证实,公元前168年湖南已有茶叶生产,也有以茶命名的茶陵县,随葬品说明墓主的生前嗜好饮茶,死后将茶作为陪葬。这些物品是我国茶史上最早的文物,无论在礼仪、帛画、绘绣、撰刻的艺术表达水平上,还是在中华茶文化史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深远意义。
 
2.2 岳州窑、长沙窑之茶具:

    陆羽《茶经》四之器记有:“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

    湖南岳州窑自被陆羽《茶经》中列为唐六大名窑之后,似沉入洞庭湖中,未见于任何史籍,1953年经考古挖掘始知岳州窑系湘阴城南铁角嘴窑头山一带,发现裸露在窑地的大量文物。1983年在城南偏西的樟树镇百梅村,又发现15万平方米的百梅窑址,最厚的文物堆积在2.5米以上,出土文物碗、缽、碟、壶、瓶、罐,釉色多样清鲜,纹饰讲究,上层为宋瓷,下层为东汉青瓷。1986年普查在湘阴湖江岸边发现古窑址25处,其中青瓷窑址就有18处之多,1997年马王墈窑址出土了大量青瓷器物窑具和隋代龙窑,有8个文化层次,包含唐、隋、南朝(梁)、东晋、西晋、东吴六个时段,延续500余年。其西晋匣缽,使“匣缽烧造法”向前推进300余年,这一重大发现为中国青瓷技术发展史寻到了源头,证实了岳州青瓷在中国青瓷史上应具的地位,也是湖南最早的青窑瓷,是研究青瓷史不可多得的文物。

    岳州瓷的釉色以青绿居多,青黄者少,釉层较薄,玻璃质渗光亮。初唐,岳州瓷大多只施半釉,甚至有的器皿只有口沿施一圈釉,成为该窑产品的一特色,《茶经》中指的岳瓷和越瓷一样,较其它瓷色青,并评说“青则益茶”。从出土文物来看,岳窑的青瓷、生活瓷、工艺瓷都有生产。生活瓷有隋代有青瓷小杯,青瓷足杯;东晋的青瓷洗;南朝的青瓷三足炉;东汉的青瓷双系壶;三国的青瓷笸及唐代的青碗。工艺瓷有车马人物、动物、家禽等。晋代青瓷穿山甲及鸡埘造型美观,逼真逗趣,体现出十分高超的技艺。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与岳州窑同时存在的长沙窑。长沙窑址设在铜官镇,又称铜官窑。其产品在国内外有大量出土,历史影响颇大,也是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古窑。长沙窑与众不同的是胎以灰白色为主,釉以青中泛黄为主,另有黑白、褐绿彩釉;纹饰丰富,以釉下彩为其特色;器形品种多,形状各异。而且长沙窑开创了以文为饰的先例,在一唐代出土的青釉褐彩壶上记有一首忘年爱情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诗文趣味,具有浓厚的风土气息。据考证,岳州窑先,长沙窑后,后有长沙窑取代岳州窑之势。近年在日本、韩国、印度、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地,考古学家在挖掘八、九世纪文化遗址时,发现有长沙窑瓷。1974年在宁波出海口处发现一艘唐代沉船,其中有几百件越窑和长沙窑青瓷。

    唐代湖南两地瓷窑生产及销售盛况空前,李群玉的《石瀦》一诗,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江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墳。”诗中作者目睹瓷窑的蓬勃发展,以至担心挖瓷泥会挖到南岳衡山,火神祝融死后埋在南岳衡山。另外,诗人刘言史与孟郊在洛阳北山野之泉饮茶时也曾写到湘瓷:“宛如摘山时,自啜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可见当时湘瓷已发展到了相当规模,并在全国颇有影响。
 
三、从史籍中考证:

3.1 《茶经》中的湘茶:

    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其中,三节五处提到湖南茶产地、质量及茶具等内容。
 
3.1.1 陆羽《茶经》七之事:

    “坤元录: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合于山上,山多茶树”。湖南溆浦位处湘西雪峰山脉沅水之滨。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之辰州属黔中郡(于公元前273年建郡);汉代属武陵郡,治所即当今之溆浦县;至隋始建辰州,炀帝时改辰州为沅陵,治所即为沅陵,辖沅陵、泸溪、溆浦、麻阳、辰溪五县。《坤元录》已失传,据推测可能是隋唐年间所著。多位史家考证,除《坤元录》或转录《坤元录》内容外,史籍无“无射山”的记载。《湖南通志》(1885年)、《括地志辑校》载有“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时山……山多茶树”。有“射”与“时”一字之差。但据《溆浦县志》(同治版)以“无射山”不可考,否定了此事。笔者1986年7月陪日本友人松下智先生去沅陵考察此事,无果而归。从地理位置分析,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应是武陵山区,“武陵七县多茶,最好”(《荆州土地记》)是众所周知的事,也就是说隋唐时湖南的西部就有茶叶。

    《茶经》中《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谷生茗焉”。

    茶陵是我国最早以茶字命名的县,汉高帝五年(前202)为长沙国茶陵县,西汉为茶陵县,东汉为茶陵县属长沙郡,隋属湘潭县,唐为茶陵县属衡州郡,宋为茶陵县,分置酃县(下同),元、明、清均为茶陵州,民国为茶陵县(《湖南省志》1961年)。

    茶陵何以茶命名?有多种说法,经流茶陵县城有一条江叫洣江,又叫“茶水”而名。茶水,发源于合户,经高垅、火田、七地、腰陂、洣江、思聪等乡镇汇入洣水,入洣水之前称茶水。也有人把洣水叫成茶水,说成因水而得名。茶陵县以南临茶山,故名。《沅和郡县志》:昔炎帝葬于茶山之野……其陵谷间多生茶茗焉(《湖南通志》光绪十一年修)。“神农葬茶乡,称图经云;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茗也,地有陵名者,皆以古帝王之墓竞陵、零陵、江陵之类是也。”(《酃县志》卷之四·杂说)。笔者认为后者更有说服力。
 
3.1.2 陆羽《茶经》八之出:

    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金州、梁州又下。

    湖南的衡山,古称衡州,秦始皇二十六年置衡山郡,以拥有“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而出名。

    《吕氏春秋》记有炎帝是南方和夏季的帝,祝融是南方和夏季的神。衡山五峰中,祝融峰、天柱峰、芙蓉峰、紫盖峰和石廪峰。相传祝融死后葬于南岳并被封为火神。石廪峰产有石廪茶。

    唐宣年间,龙山县有位弘文阁校书郎李群玉(847~873)写有“龙山惠石廪方及团茶”诗五首。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之凌烟雾,采掇春山芽。

    珪壁相压迭,积芽莫能加。辗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

    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一鸥拂昏寐,襟鬲开烦挐。

    顾渚与方山,讹人留品差。持瓯默呤味,摇膝空咨嗟。

    石廪茶品质如此之美,完全可与顾渚之紫笋,浙江方山茶媲美。
 
3.2 《唐·国史补》中的湘茶:

3.2.1 岳州之氵邕湖含膏:

    唐朝李肇《国史补》有“风俗志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南有衡山茶,岳州有氵邕 湖之含膏(《唐国史补·因治》李肇等撰,上海古籍出版),唐杨晔《膳夫经手录》:“岳州氵邕 湖所出亦少,其好者可企于茱萸”。“含膏”者何物?即《茶经三之造》中所注:“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属于饼茶,其品质茶僧诗僧齐已《谢氵邕 湖茶》:“氵邕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氵邕湖诸山旧出茶,谓之氵邕湖茶”。又及“氵邕湖,在州南,春冬水涸昔人谓之干湖《水经》氵邕湖”。即指今岳阳市以南南湖一带,所谓“诸山”,包括龙山、龟山、君山等山。氵邕湖含膏是饼茶,冲泡时要碾碎,泡出的汤色呈残阳般红黄色,因品质优良,被列为贡茶。
 
3.2.2 君山茶的由来:

    氵邕湖诸山,包括君山,而君山却包容了自尧舜以来一切古垣的遗迹,包括许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诸多美好与哀怨的传说。从神话的柳毅井到吕洞宾吟诗的朗吟亭,从舜帝湘君的二妃墓到泪洒郊荒的斑竹;从秦皇的赭树到汉武帝的射蛟台,还有屈原、李白、杜甫、刘禹锡、元稹、李贺等诗人留下百篇佳作,历代文化的沉积,堆砌成了这块0.96平方公里小岛的神奇,而茶却是这里永恒的历史证物。

    君山茶始于何时无处可证,传说中是娥皇女英带来茶籽播种而来,最初称作氵邕湖茶。《明一统志》记有“山有白鹤寺,即氵邕湖寺,唐时氵邕湖产茶名白鹤翎。”传说白鹤翎用了白鹤泉的水冲泡时冒出的热气腾升似白鹤云云。君山金鸡坡上有一“白鹤泉”。《岳阳风土记》记有:“唯白鹤僧园十有余本,土地颇类北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

    万年淳有一首“君山茶歌”:

    君山之茶不可得,只在山南与山北。岩缝石隙露数株,一种香味极易识。

    春来长在云露中,造物珍重供玉食。李唐始有四品贡,从此遂为守令职。

    白鹤茶数量不多,香味极佳,唐时即为贡品,有诗云“试把鹤泉烹雀舌,烹来长似君山色”,用白鹤泉来冲泡君山茶恰似君山美丽的本色。
 
3.3 “茶禅一味”出自湖南石门夹山寺:

    佛教自隋朝由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就开始与茶结缘,与“自古高山出好茶”,“自古名山多寺庙”联在一起。唐以来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宫廷、寺院文化融为一体,茶禅联姻,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特殊现象,僧侣饮茶,击鼓为号谓之“茶鼓”,僧寺茶室谓之“茶案”,寺庙管茶制茶之僧谓之“茶僧”,以茶斋戒,以茶参禅已成为风尚。

    人们谈起茶就会想到赵州和尚(从谂禅师)一连说三个“吃茶去”的机缘法语,也会记起乾隆皇帝将杭州三塔寺改为“茶禅寺”的典故,还会联想到余杭县的“径山茶宴”。1992年,中国国际茶文化节在湖南常德召开,参加会议的日本朋友说:“石门夹山寺是‘茶禅一味’的发祥地。”

    唐代高僧善会禅师,在其师传子德诚偈语“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崖泉”的指引下,在夹山寺以茶参禅,夹山和尚因茶悟道,造就深厚的茶禅功底。北宋徵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大师主持灵泉禅院(即夹山寺),在其碧崖方室编著了10本《佛果圆悟禅师碧崖录》,“颂古百顺”,圆悟克勤大师以自己独特的传法方式,形成该寺特有的碧崖禅风,逐渐流传国内外。《碧崖录》成了当时中国禅学临济宗经典,誉为“宗门第一书”。当时日本留学生学成回国,圆悟大师手书“茶禅一味”为印可证书,后流传日本,尊奉为日本茶道之魂,成为日本茶道的稀世珍宝。现存夹山禅寺院内的“茶禅一味”碑,为今人所书。时至今日,以茶禅一味为书者,独此一处。

    “茶禅一味”的学术价值在于证实茶与禅的结缘,既发展了茶文化也发展了佛文化,这种现象被现代称为双蠃发展,把两种需要悟道的信仰和理念,归传在同世界融和忘我的境界之中。其次,“茶禅一味”是茶文化的一个主要学术分支。2003年4月中国茶叶学会与湖南石门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2003中国石门夹山茶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石门是“茶禅之乡”。

    “茶禅一味”,它起源于中国,发源于湖南夹山,是以深奥的《碧崖录》理论为基础,由圆悟勤大师集宋前之茶禅精髓,在夹山寺主持期间传颂的,成为中日“茶禅一味”之源的重要史料,其学术意义十分重大。
 
3.4 湖南黑茶的历史贡献:

    湖南黑茶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贡献。明嘉庆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中说“商茶低伪,悉征黑茶,产地有限乃为第上中二品。”这是黑茶二字首次出现。《明史 食货志四 茶法》: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值贱,商人率越境私犯,惟汉中,保宁者仅一、二十引……当时御使李南说湖南茶质是低次又有假茶,番人亦受其害,主张禁止,而御史徐侨认为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茶之行,无妨汉中,汉茶味苦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主张购,户部折衷其议,以汉茶为主,湖茶佐之。后来湖茶逐步取代汉茶,形成以湖茶为主的格局。明朝文学家汤显祖《茶马》诗:“秦晋有茶贾,楚蜀多茶旗。”的表述,“番马直三十,酬篦二十余”的直叙,“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有此不珍惜,仑卒非长弛”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茶马互市的民生疾苦的关爱。湖南黑茶每年以数万吨计的运往西北易马,对巩固边防和增进边疆经济贸易,作出了长达四百余年的历史贡献。目前湖南黑茶还有近2.5万吨的数量销边区,成为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四、结束语:

    湖南茶文化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湖南有着最早的史前农业文化中发现和利用茶的传说,有着中国第一个以茶命名的地名;有着第一批出土最早茶实物和茶帛图绘的文物,有着陆羽《茶经》中六大瓷窑出土的茶具;有着最完整的“茶禅一味”的考证和“茶禅之乡”的夹山,有着数百年来占全国半数的黑茶,更有辉煌的、以献身民族、国家的革命传统和变革、重才、图强为精神内核的湖湘文化以及土地肥沃气候宜茶的自然优势。湖南茶叶有过历史上的辉煌,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赞扬和保护,我们应重视历史,让它固有的光彩为振兴湖南茶业作出贡献。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