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禅艺之道 >

湖南禅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源自:中国禅茶师网 作者:禅吧网

    中国的禅茶文化历史悠久,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湖南石门是中国禅茶之乡,石门夹山是中、日茶禅源头,自古就是誉满东南亚的茶禅祖庭,自唐代高僧善会于夹山开辟寺院,即有“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之偈语,北宋徵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禅师在今日的湖南石门“茶禅之乡”主持灵泉禅院(即夹山寺)时,提出“禅茶一味 ”这一佛学界珍品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 后圆悟克勤奉诏迁金陵、镇江等地,于东南沿海名刹,传碧岩宗法,授碧岩茶道,帝赐法号,声名大振,使石门夹山的茶风禅光,得以熏沐吴、越、闽大地,远及朝鲜、日本等国,大大促进了茶禅文化的发展。

    后世尊为“茶圣”的陆羽,虽然不是僧人,但却出身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也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三岁时,被竟陵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一手高超的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著成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一书。据《茶经》记载:两晋时期是禅茶的发展时期,僧人为了防止打坐中“昏沉”“掉举”等情况的发生而广种茶树,采制茶叶。到了唐代,许多高僧借茶论道,传播禅的精神时用茶作为“标月手指”从而饮用禅茶风行。禅茶是用茶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禅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悟,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茶味即是水味,水味即是茶味,茶水交融,密不可分。这种修行理念不仅默契佛陀的本怀和佛法真意,而且特别契合现代人的根基,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法门。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溶入感恩中,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从而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禅茶成为了一种东方文化的载体。

    一千多年前,赵州从谂和尚的“吃茶去”三字禅,开示人们禅修要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喝茶、洗钵,吃饭、睡觉一样平常,通过实践亲身体验,甘苦自知。“风扬茶烟浮竹榻,水流花瓣落青池”没有茶禅一体,谁解得此种空阔、坦荡又浑厚的禅的美丽呢。就像我们今天在紧张、繁忙的空隙里,用心去泡一碗茶,用心去品一口茶,得到无法言喻的当下宁静。茶的本性是冷静的、而禅是思索的、理智的。证实茶与禅的结缘,既发展了茶文化也发展了佛文化,道出的是一分宁静,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一杯茶中,在一杯茶里,你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所以其实真到了参禅悟茶的那一刻,我就是这样理解禅茶一味的。

    在今时今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成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便利。与此同时,现代化工业所产生的消极后果也逐渐显露出来。表现在诸如生物物种的加速绝灭和全球气候、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大地震的爆发、龙卷风的肆虐、传染疾病此起彼伏,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物质与精神必须平衡,面对宇宙、自然、人际之间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为了不成为无根浮萍无目的飘动,渴求依托一种信仰来作为自己生活中的精神支柱。现在中国提出了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在人们与自然、社会的相依相生中,每个人内心的自我和谐,尤其直接反映了缘起和合、相生共存的利已利他的文化精神。而禅与茶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与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一起,作为世界茶叶生产、出口大国而雄踞世界茶叶市场,禅茶文化的勃兴亦带来经济的繁荣。现今社会大部分商家还只停留在用绿茶作为禅茶,但在我们湖南,为了推行禅茶文化,有些公司请得道高僧为普洱茶开光,以求喝的人能平安、幸福,而推出了洗心禅茶、仙女禅茶等,因为普洱茶功效有20余项,即减肥、降脂、减轻吸烟对人体的伤害、醒酒、降压、利尿、防龋齿、明目、助消化等。根据普洱茶制作工艺不同,熟普更具降脂、消食、暖胃的功效,生普更具有提神、减肥、排毒的功效。对于现代人的亚健康疗效好,还便于存放。有些尚待开发的项目如:利用湖南石门夹山这一特定文化背景、以禅茶作为线索开辟旅游线路等,都可以作为我们湖南的特色发展,所以湖南禅茶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不光因为人们在一碗茶中找到了共同语言,凝聚了力量,最主要是湖南还是禅茶的起源地,是禅茶一味的发祥地。这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禅茶要发展,不能故步自封,要走出去,放眼全国,放眼世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以茶为平台,以禅宗文化为基础,以旅游宣传为途径,扩大影响,以弘扬禅茶文化的精髓,让禅茶文化发扬光大。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