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品茶时如何才能感知到茶气?
源自:禅吧网 作者:孙皖平
本文摘自孙皖平老师在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国学传承班所做的讲座实录。
我们在品茶的过程中,
我们在品茶的过程中,
要如何去感知茶气?
茶气其实是个蛮重要的问题。
有人能感受到有人感受不到。

我们是生物,
是自然界一部分,
在某些角度上来看,
我们和茶同等地生长在这个世界上,
但又是各自独立的部分,
我们的生命很短暂,
茶树也是如此,
但它可能比我们更久一些。
其实,
我们现在所感受的茶气,
就是感受茶的生命力量。
当我们放空自我,
不拒绝时,
才能产生这种交流。
从本质上来说,
我们就是茶本身。
修佛之时我们把自己放空,
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东西,
才能体会到它的真实,
当我们把自己变成茶时,
它的生命力以及内涵你才能感受到。
原来茶气是这种内涵,
有些人在喝茶时比较投入,
才能体会到茶给他带来的震撼,
当我们的敏感度上来的时候,
我们会被每一个波和事物所震动。

宋代时有一个故事,
一读书之人看到块石头顿时泪崩,
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他和石头之间的共鸣就产生了。
这些都来源于我们和自然界的关联,
我们努力学习成为真正的自然界之子,
而不是成为社会的一个人。
自然中的一个人,
就是我们跟自然界所有事物同呼吸共命运,
这也是我们丢掉一切困扰烦恼压力的方法,
四般闲事也是为了让我们去体会自然,
体会自然的目的就是产生共鸣。
茶气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是饮茶者与茶自身生命韵律
之间产生的共鸣。
如果你有非常丰富的品茶经验,
你才会感受得到茶气,
我想是这样的。
所有的文化修养,
我们不断去重复它,
不断去喝茶、插花、闻香,
它就会让我们敏感,
哪怕有风吹草动我们都能感知到,
感知能力增加的时候,
这个人就会变得有智慧,
可以趋利避害的。

一切文化修行、学习和教育有两个目的,
人作为社会、自然中的一个部分,
我们通过对艺术的学习更接近于自然,
追求与自然的共通共融。
再就是我们通过这种学习,
使我们个体更加有感知力、更加敏感,
就是对一个事情一个人感动触动才是快乐。
如果你一生中一次都没有触动过,
那你可能是个麻木的人。
你触动和感动的次数,
是你生活品质的一个特征。
我们经过艺术的学习和体验,
也是我们从不可见的韵律,
去提高我们的人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