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食:以“平”养“平”贯通身体精气
源自:禅吧网 作者:平生健颐
中医讲“三分治七分养”,由此可见,养与治是有差异的。“治”是生病了之后要“以偏纠偏”,利用药物的偏性去纠病的偏性,有病是“偏”了,健康是“平”的,要长久的维护这个“平”,平常还得靠养。养就得“以平为期”,不仅最终的目标是“平”,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也得是“平”。特别是对修行的人,要通过“平”的手段,达到身体的平衡,贯通体内的精和气。
《内经》中讲的“平人”,就是没有太过和不及,就是“常”的状态也是充满生机的健康状态。“以平为期”,为什么要用“平”?为什么说用“平”是最好的?因为两个“平”是相应的,手段的“平”和目标的“平”是相辅相成的。“以平为期”就是要把人维护在“平人”的这个状态,维护在“常”这个状态。也可以说用“平”养“常”。这应该是“平常”这个词的本意。“平人”的“平”、“如常”的“常”、“三和”的“和”本意是一样的。只不过,前面两个字是名词、表象,而“和”是动词,有主动的意愿。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提及的“谷肉果菜”就是“平”的手段。病是偏的所以药是偏的,以偏纠偏,它是治病。治好病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护持“平人”的状态,所以要把身体养好还得靠“平”去养。养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状态,就像25岁时候的生命状态,这样的状态保持越久也就越长寿。所以生命处于“平”的状态的时间越长、寿命就会越长。我们用平的食物去养生命就是养长寿,也就是在养“长”,这才是养生的本。
“平”的食物有几个特点,一是平的东西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吃,它有其广谱性,像五谷杂粮就是“平”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吃且必须要吃的。
第二个特点是会有一个缓慢的服用周期让身体回到“平”的状态,虽然作用的速度慢,但是只有慢的东西才能平稳的回复身体的“平”,并且才能较长期的维护“平”的状态。“偏”的药物是维护不住长期的“平”。“平”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状态,不是以药物、外在能量能够达到的。
目前市场上相关产品鱼龙混杂,想在其中辨识优劣还需一定的眼力和功夫,笔者通过多年的体验和探索发现,平生健颐松茸山药早餐粉对修行人来说,尤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