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读经典就能接到传承,要怎么读才能接到呢?
源自:心缘心纪元 作者:杨海鹰
以下文章来源于心缘心纪元 ,作者杨海鹰

2018年1月,杨海鹰老师为三和书院医道传承一届三和班的同学们做了一次名为《生命实相探究(一)》的讲座,本文是根据此次讲座录音整理的最后一篇文章。
第一篇:中医所说的“神”和“七魂六魄”到底是什么?
第二篇:那么,“神”在人体的什么地方呢?
第三篇:我们的“神”可以调用人体能量场
第四篇:“神”对肉体的影响是通过脉轮和经络实现的
第五篇:怎么叫健康,怎么叫不健康
第六篇:针灸和手法调整的是人体哪个层面?
第七篇:中药和脉诊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第八篇:身体健康的第一轮是把寒去掉
第九篇:身体健康不仅是肉体层面的,更是能量层面的
第十篇:再好的补品也只是物质层面的低级能量
第十一篇:明明是天空,却活成了云朵
第十二篇:休息相当于撒手让生命自己去调整
第十三篇:“业”是什么?业是你在意的一切事情......
为什么读经典能接上传承?
(医道传承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既然有这个东西存在,那就是说在这个空间里头有无量的这个东西存在。从古到今那么多年,你们是关注医的,以前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医在那儿?《黄帝内经》你说有多少代人在看呢?有多少人在研究《伤寒论》呢?
假如一个人300年前研究这个很有心得、很有体会,之后走了不在了,后来他在世间看到一个人比如说就是你,你也在搞这个事情,你就是搞不懂,碰巧他跟你有缘份或者碰巧你求他了,因为你不是天天在那儿念、念、念嘛,你不就跟他搭上了嘛!
他可能就告诉你一下,说这个事得这么理解。然后你突然心有所悟,你以为你自己很灵了,是吗?保不齐可能就是某一位跟你有缘的,人家传递给你的信息。
但如果你不专注,是在脑袋上一个有分别的状态里,那这个信息你就不容易探测到。
当你从大脑放下来,完全在心的一个状态的话,你就可以探测到。
所以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啦!就是说我不知道老师在哪儿,那你就读经典呗,经典肯定有人在那儿读,有人在那儿研究,保不齐你在什么地方就会跟有缘的这位搭上。
通过法脉一代代掌门人接上传承
还有一种是特定的人。比如三和书院给大家传讲的法脉都是有传承的,有传承就是说这一脉从开始到现在可能有无数个老师在那儿,特别是掌门人。掌门人一代一代,有明白的也有不明白的,但他们会关注这个事情,尤其是这一门明白的那个传承人,他会对这一脉底下的所谓弟子们更关注。所以你诚心地去搞这个事情的时候,它是可以传递过来的。
明白生命的原理,自己去看更好
进入全身心投入的忘我状态
所以一到诊室,一进入那种状态,实际上你就放开了大脑的分别。其实这个时候就相当于通过看病这样一种方式,让自己进入一种简单的、容易跟传承或灵界沟通的一个状态,你在这儿全身心关注病人想要他病好的话,有些东西自己就会搭上。
这个其实也是我一直在想,就说学中医,解放后这么多年,练功的人、修行这一块实际上是很少的,基本上还是你们现在这样一种学习方式。但是能看到50年代、60年代还是有人的,还是有大师的。所以我现在的解释就是他在这样一个状态,他自己用心,然后一门深入地看书嘛,经典在那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可能就有所悟。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吧,传承的问题讲啦,传承的本质也讲啦,准备的内容差不多零零散散都表达啦!那我们今天就这样,下面看看你们有什么问题。
看一眼就能治病的中医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杨海鹰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工学博士。后被该院聘为教授级高工及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该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及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色谱》、《分析测试学报》及《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编委等。
2008年起,全身投入民企创业的实践,现为北京百合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1988年开始接触佛法修证,2008年出版了《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近十年来主要致力于传统禅法的现代化转化,及基于禅法体系衍生的“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理念的分享。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工学博士。后被该院聘为教授级高工及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该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及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色谱》、《分析测试学报》及《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编委等。
2008年起,全身投入民企创业的实践,现为北京百合天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1988年开始接触佛法修证,2008年出版了《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近十年来主要致力于传统禅法的现代化转化,及基于禅法体系衍生的“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理念的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