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禅趣小品 >

【唐代】孟浩然《题义公禅房》

源自:百度百科 作者:孟浩然

作品原文: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著者小传:

    孟浩然(689-约740),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应进士不第,后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浩然为诗,气象清远,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浩然也。有《孟浩然集》。

注释:

    1、义公:大禹寺高僧,事迹不详。

    2、禅寂:修禅以寂静念虑。《维摩经·方便品》曰:“一心禅寂,摄诸乱意。”

    3、莲花:因其出污泥而不染,佛教以之代表清净。印度共有四种的莲花,即优钵罗花、拘物头花、波头摩花、芬陀利花,亦即青黄赤白四种颜色的莲花,通常所说的莲花,是指芬陀利白莲花。

    4、不染:不染着世间尘欲之法。

赏析:

    诗人通过本诗深情高赞了义公和尚的清净梵行,也寄托了自己的隐逸情怀。首联描写禅房建在人迹罕至的山林,自然逸出“深林人不知”(王维语)的空寂。复以“户外一峰秀”与“阶前众壑深”的远近交叠,尽显此处之气象清宏,山景雄秀。而“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进一步将对山院清幽的描写推向极致。日暮时,骤雨初歇,禅院静寂,四周林木滴雨未尽,远处空翠的山影静静的投映院中,阴幽空灵,清新醉人。这样的幽寂清净之景,也正是禅师空明道心的体现。正如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所言,义公和尚的禅心如同“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纤尘不粘。全诗由景清写到心净,构思巧妙,意境高远,动人心神。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