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来了
源自:禅吧网 作者:空谷听泉
小编按
真理越辨越明,欢迎读者朋友们参与讨论。
空谷听泉的答复
说“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我相”的投影,是基于对这一现量过程的真实体证。简单来说,世界的呈现方式取决于我们的自我认知,如果我们认同在这个特定时空下,具有特定形质和意识的个体为“我”,那相应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自带“寿夭”、“生灭”等等分别模式,从而有了上述种种“相”的呈现;但如果像庄子,认同的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那他的世界的呈现自然就是“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了。同样地,也是由于一些事情有利于或者不利于我们认同的某一重生命形式的存在,就有了我们对世间种种“善恶”的分别。
这种不同层次的“自我认同”在佛法中又称为重重的“心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讲的就是“心识”重重投影的过程。但如果证到了产生这种“自我认同”的根根(自性),那对于所有的显化就不会再执持了,相应的,同样的东西就可以在任意层面自由显化了:可以在染的层面显,也可以在净的层面显,可以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层面显,也可以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层面显,都是从根根上过来的,都是平等的了。
读者YUAN表示对2020年7月8日发的那篇禅修日记有质疑,内容如下:

他(空谷听泉)说都是“我相”的投影,首先是见地上还是实证上的体会?如果是见地上那参考文献是什么,如果是实证上,那就麻烦展开了说。
为什么是“我相”的投影?不管是从直觉上还是体证上都不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