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禅趣小品 >

【唐代】《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源自:新浪博客 作者:裴迪

作品原文: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

    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著者小传:

    裴迪(716-?),关中人。早年与王维、崔兴宗等居终南,赋诗唱和。天宝后,为蜀州刺史、尚书省郎,与杜甫、李颀友善。诗风与王维相近,清淡幽寂。《全唐诗》存诗二十九首。

注释:

    1、青龙寺:位于今陕西西安城南郊乐游原。唐代著名佛教密宗寺院,日本真言宗创始人空海亦于此寺修学密法,并在东塔院受传法阿阇梨位之灌顶。

作品赏析:

    诗人来到青龙寺,看见操禅师正在室内坐禅入定。万法由心生,所以在禅师的摄受下,禅室左右的竹林小亭,也显出一股幽寂。颔联是对禅师高远境界的刻画。操禅师以精进的修行,不再染着世间法。“无言”一句,暗用“维摩一默”的典故:文殊遵佛旨前去探问示疾的维摩诘,在谈论“不二法门”时,当文殊问到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语。佛教史上称“维摩一默,其声如雷”。维摩诘是出名难以酬答,诗人此处把禅师无言比作“维摩一默”,也显出难以酬答,从而体现禅师智慧广大,境界高远。那这境界怎样理解呢?“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全体呈现,无欠无余。悟得此意,自然是凉暑不二,能适的主体与所适的客体,也是不二,所以是适而无适,清凉自生。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