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西来意颂》汾阳善昭禅师
源自:百度百科 作者:汾阳善昭禅师
《西来意颂》是北宋汾阳善昭禅师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是诗人在禅宗公案“庭前柏树”的基础上创作而成,通过对庭院中柏树自然生长的故事,启迪世人学禅明心见性,即心即佛。
作品原文:
西来意颂①
庭前柏树地中生②,
不假牛犁岭上耕。
正示西来千种路,
郁密稠林是眼睛。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西来意:禅宗西祖达摩从印度来中国传教的本旨。这里指禅旨、佛法。
②庭前柏树:这是一段禅宗公案,事见《五灯会元》卷四:“(僧人)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指赵州禅师)曰:‘庭前柏树子!’曰:‘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曰:‘我不将境示人。’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
作品译文:
庭院前面的柏树从大地中生出来,不借助牛犁,不在山上耕作。这正说明佛祖西来的干种道路,郁密的丛林是给您启发的眼睛。
作品鉴赏:
这是作者在禅宗公案“庭前柏树”基础上写成的一首诗。对于佛祖西来意(即佛法),如果用理性思维的方式去认识、理解它,就会使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只有通过自己的身心去体味、去感受,才能有所启发,领会佛祖本旨。这首诗的前两句即是说,庭前的柏树从大地中生成,不靠牛犁耕种,也不靠人力,它是随运而生、自然出现的。学禅也是如此,不要一味地钻故纸堆,不向外求,不用他力,明心见性,即心即佛。庭前柏树自然生成的现象会给世人千万种启示,正如三四句所写的那样,佛祖西来的道路有上千条,郁密的丛林都是启发世人的眼睛,世人通过禅的无数只眼睛,自然会获得禅悟,获得禅的智慧,从而与佛祖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