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禅趣小品 >

【唐朝】白居易七言诗《读禅经》

源自:百度百科 作者:白居易

作品原文: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①。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②,阳焰如何更觅鱼③。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作品注释:

    ①无余:无余涅槃。有余:有余涅槃。

    ②空花:空中之花。病眼者见空中有花,但虚空原无花,只是眼病所见。譬喻妄心所计之诸相并无实体。

    ③阳焰:大乘十喻之一。阳光照射在旷野之上所产生的幻相,渴者见之以为是水。

作品信息:

    【名称】《读禅经》

    【年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赏析: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余涅槃也是不可住。若住于无余,执着无余,即见无余相,自然不得究竟,落于有余。故曰“若住无余却有余”。究竟真理,言语道断而不可言说,心行处灭而不可思议,所以“言下忘言”则一时顿悟。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即是一场大梦,而于此梦中大说“人生如梦”,就是“两重虚”。凡夫所执种种,无非空花。空花只因病目起,并非实有,只是目愈则空花自无,于此不可执着求个空花灭处。譬喻修行,只是复众生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并非更可得个什么空花之果。即无所灭,亦无所得,阳焰觅鱼,也是这个意思。禅与动,俱是空话,不可执着。以禅斥动,以动斥禅,或禅动相融,皆入执着中,难于如如相应。禅动具不执着,不执着亦不执着,自然是“不禅不动即如如”了。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