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
源自:百度知道 作者:网络
原诗:
钟梵经行罢,香床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疲病苦攀缘。
注释:
一、晖上人:大云寺僧圆晖。赞宁《高僧传》称他“精研性相,善达诸宗”。
二、经行:往复回旋行走,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
三、入禅:此处为入定,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
四、水月:水中之月,大乘十喻之一,以譬诸法之无实体。
五、攀缘:攀取缘虑之意,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
赏析:
首联叙述了晖上人午后诵经,黄昏行经,晚上禅定的日常佛事。巧妙地安排了时间的过渡。秋夜会上人禅坐之际,“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的禅院也随着充满了幽寂的禅意。颈联有景到人,讲述了晖上人禅悟境界。
禅定使心波平静从而智慧现前,如同水面清静时,能显出月影。依靠智慧,观察到诸法本无实义,如同水月虚幻,则能远离而不生染着,成为觉者。如《圆觉经》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云霞”聚散无常,万法何尝不是?能领会这个,还不能说是“思独玄”。“思独玄”之处应是在于了知无论云霞聚散遮露,青天从来不变,如同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尾联点出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远离幻法,息除攀援,饱受病苦,实在是无奈又可怜。最后一句是从《维摩诘所说经》“何谓病本?谓有攀援”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