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禅诗如何能道出人生大道理?
源自:凤凰网 作者:义辉法师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号称东坡居士的苏轼的一首禅诗。
想必对于苏东坡的佛缘,
大家从他和佛印禅师的诸多公案当中
已经了解很多了。
这首《观潮》是苏东坡的见道诗,
也是他临终前
写给他儿子的一首偈语。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庐山的蒙蒙烟雨和钱塘江壮观的潮汐,
这种世间的美景,
对于一个喜好游山玩水的人来说,
如果错过了前往的机会,
势必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开悟见性也是如此,
对于学佛修道的人来说
如果今生不能得大解脱,
不能开悟见性,
就要等到无量劫以后了。

终一日,恍然大悟,
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诸法实相自然显现,
不再起心动念了,
所有的牵挂和执着顿然释怀。
正如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著名语录: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
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之境界。
悟道的人,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鼻孔就是向下的,
嘴巴就是横着的,
法本如是,
平平常常,
于平常间不再起心动念,
虽然还是“庐山烟雨浙江潮”,
然而用心之道已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