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坚持的究竟是原则还是偏见?
源自:禅文化网 作者:圣严法师
待人处世的过程中,
“坚持原则”本来很正常,
问题是:
你所坚持的究竟是原则?
还是自己的偏见?

如果任何事都
坚持自己想法才是对的,
坚持要用自己的做法,
只管自己,
别人的建议和商量,
都不愿接受,
也不愿意为任何人改变,
不替别人设身处地着想,
到最后可能
于人于事都会造成伤害。
你以为这是坚持“原则”,
其实不是!
你所坚持的,
不过是个人的偏见,
这就是“我执”。
坚持原则,
是指自己所坚持的,
也会为其他人所接受;
不仅现在的人可以接受,
未来的人也可以接受,
甚至过去也曾被接受过,
这才叫做原则。

做人有做人的原则,
做事有做事的原则。
做人原则首先要“保护自己”,
可是保护自己并不表示伤害他人;
考虑自己的同时,
也要尊重他人,
自己受益,
也希望对他人有帮助,
秉持彼此互惠互助的立场,
这种原则才是对的。
做事的原则,
应该要以大多数人利益为考量,
如果所坚持的原则,
是出于自私或为了少数人,
或贪图一时的方便,
这就是偏见,
就是执着。
但许多人经常分不清
到底是“择善固执”,
还是把个人偏见当成原则?
其实,
只要观察别人对这件事情的观感,
就能判断出究竟是偏见还是原则。
如果你的想法和做法,
让每个人都觉得受不了、痛苦,
每个人都觉得是错的、有问题的,
只有你认为是对的,
那很可能就是偏见。
能够符合每一个人或是多数人
共同的的想法和意愿,
那才是原则。
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时间区域环境等不同而改变,
唯一不变的是:
一定是为众人着想,
能够为大家所乐于接受的。

执着偏见的人,
就是我执太重。
我执会带给我们很多烦恼,
因为自我意识太强,
自我中心太坚固,
就会坚持自己的性情或想法,
全身如同刺猬般长满利刺,
“棱角”很多,
动则伤人,
而无法圆融待人。
所以有人说:
“做人处事要内方而外圆”,
“内方”就是原则,
“外圆”就是不伤人。
时时提醒自己“内方外圆”的原则,
也是化除我执的方法之一。
更进一步说,
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我执,
不以自我为中心,
任何事情都能
看得开、看得淡、放得下,
而且能够包容所有人、所有事,
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偏见,
当然就没有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