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生活禅悟 >

怎样活着,才不枉此一生

源自:禅吧网 作者:冯志涛

 
    最近收到了一位小伙伴的稿件,那是一篇非常棒的长文。
 
    在思考如何将这篇长文化整为零呈现给禅吧网的读者们时,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并不新鲜的问题:禅吧网到底想呈现什么样的文章?又希望能给读者怎样的收获?这个在2012年建站时一直探讨的问题,不知为何于此时又被翻上了心头。
 
    六年前,带着对当时互联网眼球经济导向的厌倦与反感,希望做一个让人们能感知到美的网站,希望人们在目不暇接的负面社会新闻中,看到美依然存在,看到我们的生活在大部分时候依然还是美好的。
 
    那时,我的老师说,那就做“禅”吧,禅是最美的,于是,便有了今天的禅吧网。
    六年来,在淡化宗教色彩与避免流于心灵鸡汤的路上苦苦琢磨,似乎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最佳的表达方式,而这六年,移动端逐渐取代着PC端,APP逐渐取代着门户网站。
 
    在这六年里,我们发现,无论是怎样的形式或怎样的来源,读者们最关注的还是生活和工作,关注如何面对、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和问题,关注如何能更好地活着。
 
    是啊,人生几十年,每个人都曾经或正在或即将面临种种意料之中的或意想不到的考验,于其时,我们小试牛刀、旗开得胜、沾沾自喜,亦或,我们陷落、纠结、痛苦、遗憾……究竟,这短短的一生应怎样度过才不枉此一遭呢?
    基于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近期的种种心得,我能想到的答案好象有三:
 
    首先得明白地活着。
 
    生活中太多的琐碎令我们挂牵,也有太多的恩恩怨怨令我们动容,我们系于其中,随之欢喜随之涕泣。
 
    两千五百年前古印度的一位悉达多王子,就是在这种种人生的苦痛中寻求解脱之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际修证后,终得悟解脱之道,指出人们的痛苦是来自于无明,来自于对生命认知的无明。

    两千五百年后,人这个生命体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但人类社会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科学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有条件和有可能了解生命的实相。借助种种方便,一旦认识到真正的“我”是怎么回事,“我”与世间的种种烦恼是怎样的关系,生活也就随之而豁然开朗了。
 
    唯有明明白白地活着,明明白白地生活、做事,明明白白地坦然面对,人生才因之而宏大,才会由内心而生发出这一生的使命感。
 
    其实,这也是禅吧网的使命之一,如果能通过我们的文章和课程,给读者以点滴的启发和顿悟,于红尘世事中得一点点解脱,我们便欣喜若狂阿弥陀佛了……
    其次要用心地活着。
 
    多年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训练,让我们对大脑的开发越来越重视,而相反对内心的发展却往往放在一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是叹惋国破家亡之事,但对花而心有所感、闻鸟而心有所动的情境,于现代人似乎越来越少见了。
 
    我们将自己重重包裹在城市与繁华、忙碌与追求之中,欲望的满足无止无休,财富的堆积永无止境,我们住的房子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我们的车子越来越高档速度越来越急切,然而行走坐卧中,我们的心又是怎样的境地?
 
    能否放下思维放下急切用心来面对生活中的万般世相?能否用心体会物之种种奥妙、人生之种种生动?能否觉知自己心的觉受,于心之体验中真正承继文化里的传统?
 
    用心感受、用心享受、用心创造,生活因之而品质,人生因之而不同。
 
    禅吧网近期推出的《品质生活》系列课程,就是在努力探索这样一条路径,让我们的读者尽快地翻转人生的状态,拥有不枉此一生的能力和心境。
    最后当智慧地活着。
 
    禅家言“智慧解脱”,无论世事还是烦恼,最上等的解脱之路便是“智慧”。
 
    犹如一位女性,从家中的娇娇女,到懵懵懂懂地恋爱、随波逐流地婚嫁,再到新家庭的磨合、小宝贝的教养,无不是一时一世界,一事一菩提。于此漫漫人生路,能幸福、从容、自悦、悦他,需要的就是智慧。
 
    此智慧又非一般所谓的“智慧”,投机、侥幸,终究不会长久,内心的成长与觉醒,才是究竟之道。
 
    智慧为何?如何才能智慧?可以听《女性智慧成长三部曲》的讲者娓娓道来。
    絮聒至此,禅吧网的立意似乎渐渐明朗,今后将呈现的文章和课程好象也渐次清晰。优秀文化的传播是我毕生的事业,禅吧网的工作也将是我一辈子的选择。唯愿,我们的努力,能真的让大家不枉此一生。
 
    注:点击“此处”,可直接报名《女性智慧成长三部曲》和《品质生活》系列课程。
 

标签: 活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