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生活禅悟 >

揭秘陶渊明之“桃花源”的真实样貌

源自:禅吧网 作者:冯志涛


    说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常常会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桃花源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不一定每个人都还记得,但“世外桃源”这个词,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共同向往。

    写《桃花源记》,其实是受远房亲戚刘子骥的一段真实经历所启发,刘子骥好游山玩水又擅长医术,经常独自上山采药免费为人治病,一次在衡山采药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景致极美的奇异所在,可几天之后再次寻访,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当时的境地。结合这一经历,陶渊明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畅想,描绘出了一段人人安居乐业怡然自得、不受政治影响、无君无臣的理想蓝图。
    现实中的陶渊明,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中落,为了生计曾三次谋官,但每次都时间不长便辞官回家。最后一次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时,因不愿向粗俗傲慢狐假虎威的督邮低头讨好,恰逢唯一的妹妹去世,连夜离开彭泽回到老家园田,从此躬耕田园,正式开始了所谓的“隐居生活”。
    弃官不做失去了五斗米的俸禄,陶渊明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就是他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且如梵高一样,陶渊明在其当世甚至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在崇尚汉赋华美文风的时代,他清新简明如白话口语一般的诗作,也并没有得到主流文坛的认可。家中孩子较多,田间收获又常受灾荒影响,辛苦耕种的陶渊明甚至曾有过不得不向邻人乞讨的经历。
    然而就是在这样穷苦的生活中,陶渊明却写出了令一千六百年来人们代代吟咏不息的千古诗篇,《归园田居》等田园诗代表了他最高的文学成就。
    他用这些至今读来仍让人眼前一亮心中无比愉悦涌起无限美感的诗篇,告诉我们他对美好生活的认识,无限风光并非都在远方,房前屋后才是最美的景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就连繁重的农业劳动,描绘出来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劳累甚至困顿的农居生活中,陶渊明像我们每一个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一样,有苦亦有乐。而与我们又不同的是,面对荒秽、美菊,面对甘酒、接济,都能以淳朴之心坦然对之。田居闲暇之时写诗作赋,又并非想要立名立言,仅仅是自娱自乐而已。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样的生活,您觉得算不算品质生活呢?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