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生活禅悟 >

既是微尘,亦为全体

源自:禅吧网 作者:安然主人


初夏的一天,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在这条每个工作日都要来回两趟的路上,忽然充满了感动我的明亮和温暖。大概因为刚刚读了一篇关于天文的科普文章,宇宙黑乎乎的背景和眼前的景象形成的强烈反差,本来司空见惯的蓝天、白云、绿树和鲜花,现在显得如此鲜活明丽。在浩瀚的宇宙里,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小的星球,是如此的明亮、温暖。
 
想到《如何安心如何空》中的一句话:“可以比照人体来认识宇宙。人体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一个人类个体,相对于宇宙无疑是一粒微尘般渺小,可是,这个渺小的个体却又和宇宙可以类比,是宇宙的“一个缩影”,带着宇宙全息,意义非凡。
 
我们既是独立个体,又可融为宇宙一部分的感觉,十分奇妙啊。

 
当人类仰望星空,可能更多的疑问是我从哪里来,世界从哪里来?
 
《如何安心如何空》中的宇宙,比之天文学研究所及,更多地关乎人,宇宙与人的关系,宇宙与人之间的类比性。
 
在《如何安心如何空》中,宇宙分成虚实两大部分:“日月星球是它的实体,虚无的空间是它的虚体。虚空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从气、无线电波、电磁场、光到各种能场、暗能量、暗物质应有尽有”。与人体对应,人也有虚实两大部分,可以分成主体、能体为虚,肉体为实,和宇宙的虚实各有对应。
 
研究天体物理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光谱学,通过测量不同天体的光谱,判断该星体的化学组成,离地球的距离等等。《如何安心如何空》则更多地关注宇宙与人的能量场:“一切物体都有其对应的能量场,所以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由不同级别能量场构成的复合能量场,整个宇宙则是一个更大的复合能量场”。作者认为“宇宙本体是它的最原态”,是不可测的:“可是由于目前高科技技术发展的水平有限,还有许多场态和物质形态我们尚不能了知,宇宙本体(场)就是这么一种现在我们还无法测知但通过个体修行却有可能感知的场态。实际上,这一场态用仪器是永不可测的,这一结论我们称之为本体场仪器不可测原理。本体场仪器不可测原理的依据是人类无法发明一种设施能实现本体场与测量仪器间的隔离。”

 
不可测量的宇宙本体,却可以通过人体来体证到,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作者提供了一条路径。
形而下的部分就是在能量层面与宇宙能量融合,其关键在于人体是否畅通。
 
和宇宙类比,人的能体,同样是复合的能量场,因此“通过能量场的相互作用,我们也可以实现能体与自然界能量场甚至宇宙能量场的交流。由于人体与自然界在质量上的巨大差异,所以这种与自然界的能量交换也是有效净化自身能体的一种选择方案。”
 
《如何安心如何空》里推荐的几种练功方法都由此出发,来打通人体,“体验自身与宇宙相融的感觉”。圆功,如此,吐气法也符合这个思路:“人体和宇宙的循环交流是通过对自我能量的“挤、排、放”的操作来实现的。当你用意念把体内浊气排出去之后,只要一松念,存于宇宙的、与你身体相适应的物质就会自然充入排空的体内,实现一次交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无数次的循环交流,我们体内的浊气最终将会完全被置换干净,达到所谓“脱胎换骨”的状态。这就像在海里洗一块充满墨水的海绵,当你用力挤时,海绵体内的墨水就排出来溶入大海,一松手,海水就被吸入海绵;由于海水与墨水相比数量无限大,所以在反复挤洗后,海绵内的墨水最终就会完全被海水替代,而海水本身并不会因溶入这点墨水而变化。”
再体会这段话,当我再练习圆功或吐气时候,感受一下自己在融入宇宙,练习的意义瞬间有趣起来。
 
人类的很多问题,比如孤独感,很多时候是因为自我封闭,所以当我们在不断练习放开自己去融入宇宙的时候,孤独感就会消弭。所以这无关宗教知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获得更广阔的人生体验。

 
更重要的是形而上的部分,体认本心。
 
相应于宇宙本体,对人来说就是本心,但是由于本心被层层意识所包裹,普通人并不知道本心的存在,人们所能认识到的,是不同程度降维下来的“主体”,即“我”的总称。“本心与宇宙的本体是同质的”。“通过剥离和粉碎覆裹在本心外的层层意识沉积,可以使本心复还,并最终汇入宇宙本体。”层层意识沉积也是以能量形式存在的,所以,我们做形而下的训练时,也是在为形而上的体认做准备。
 
中国古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天人合一。对于个体来说,天人合一可以有很多层次。比如我们登高远望时,也会产生天人全一的感觉;也可以是回归大道,归根复命的天人合一,这个境界大概就是要从形而下融入宇宙,形而上体认本心才能达到的吧。
 
但对于修习《如何安心如何空》体系的行人来说,游戏才刚刚开始:“复还本心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重要目标,真正的修行将由此开始起步。本心和能体与宇宙本体乃至肉体完全融合的大光明境界是我们修行的第二大目标,最后的归宿尚需由此更上一层楼。”
 
后记:
在我酝酿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同时也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和宇宙有关的图片。有意思的是,一个不常联系的朋友忽然问我,有没有银河系图片,想用做电脑壁纸。如果每个人都是全息的,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比我们能想像的要密切得多。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