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生活禅悟 >

学习、真相与旁观

源自:溪畔蔷薇 作者:李书玲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人的一生似乎都离不开“学习”两个字,这是个普遍而基本的事实。成年之前,我们的主要时间都在学习,工作或者进入社会之后,边学习边应用学到的内容。唯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生存,创造价值,跟上时代的要求,获得想要的生活。这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

事实上,学习这件事情甚至跟上不上学都没有必然的关系。人生在世,总要认识世界,进而找到基本的生存方式,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创建美好的社会关系,进而追求精神的升华与解脱。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状态,人只要活着,就难免要经历事、经历人和关系,这便需要学习。更进一步,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总要学着怎么做个奋斗有为的青年、宽厚沉稳的中年、优雅从容的老年,才有可能度过相对安稳的一生。
当我们在经历事和人际关系的时候,不学习便是依靠本能去应对。然而,环境在变化,人的年龄在增加,哪怕具体的对象和事件变了,“在人群中生存”这个事情却无法避免。完全不学习的人生是无法想象的,因为避免不幸和不舒服也是人的本能,大多数人通常不会在反复经历不如意之后依然毫无改变,从这个角度讲,学习也是人的一项本能。

问题是,大家都在学习,学习的质量却存在巨大差异。如果我们把人生的一切境遇都看作是让人学习的机会的话,有的人的人生会经由这些机会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能承担,内心越来越从容而强大,越来越有智慧。而另外一种人生则会反复陷入某一种境遇里无法自发,甚至形成一种固有的模式,哪怕是环境和具体对象变了,依然是同一模式的简单重复。学习这个事情,自然是没有什么本质的进展。
生而为人的所有经历,尤其是那些让我们感到挑战、压力和不舒服的事情,就像是一座座山峰,把有的人送上了越来越高的山顶,活得清澈而高远。而有的人却停留在半山腰,或者某座小山的山顶,或者碌碌为为、郁郁不得志,或者故步自封、洋洋得意、看不到更高更远处的风景。
 
学习质量的差异当然跟学习能力有关,因此,学习学习的能力远比学习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对于管理咨询师而言,这显然是决定职业水平的核心能力。就提高学习能力而言,明确学习目的是关键。也就是要问,我们究竟应该在经历中获取怎样的进步才是最有效率的学习?

答案是,寻找真相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如果我们的经历和学习仅仅只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或者追求知识落差,即使短期内看似目的达到了,一旦问题变了样子,或者变得稍微复杂一点,又或者让我们拥有知识落差的对象变了,或者对方成长了,所谓的优势便会失去。更为关键的是,基于这一目的的学习很容易让人把答案建立在固定的经验和封闭的结论之上,尤其是当这些经验和结论的应用碰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之后,会进一步强化我们的认知封闭,甚至会下意识地忽略掉与此相矛盾的信息,本能地捍卫和固守自己的认知。比如,作为咨询师,当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和处理并没有真正帮助到企业、甚至引发了更大的矛盾时,由于影响企业变化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觉察力和反思能力,一开始就在心底里坚信自己是对的,那么就很容易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进行外部归因。

与此同时,追求知识落差很容易在一个人的思维当中产生“焦点放大效应”,用自己的长项放大对方的缺陷。比如,面对一个具体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咨询师容易因为对方管理思维或者系统思维的不够而判断对方能力不行,甚至在面对这些管理者的时候心态上居高临下。事实上,人家在别的方面的能力远远高于我们,而那些能力对于事情的成功更为重要,更何况,知道不一定能做到,貌似不知道也不一定做不到,有的人会做,只是不善于总结而已。
如果不能在变化的情境中寻找不变的原理,在越发复杂化的情境中找到一以贯之的本质规律,所谓知识落差不仅不能让我们找到事物运转的真相,反而会成为我们走向究竟的障碍。由于知识落差所产生的心理优越感会造成一个人的认知封闭、并且自己很难以察觉,因为骄傲的人是不知道自己骄傲的。

虽然寻求真相的学习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以此为人生的学习目的,而不是仅仅只是满足当下的、工作上的要求,往往学习的效率反而更高。以始为终,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把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也顺便解决,不仅有助于避免自己的故步自封,对自己建立更深的觉察,同时,事情处理起来也会更加游刃有余,生命的过程也因为成长所带来的终极成就感而变得有趣许多,越来越从容。
那么,在抵达真相之前,在自己的觉察力尚未足够之前,如何才能秉持着“寻找真相”的原则来学习、而不是习惯性地沉浸于知识落差的优越感里?

首先,我们必须在认识上保持对真相的敬畏,对他人的敬畏。世界是简单的,世界也是复杂的。正如冯友兰先生讲:“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辨的丛林。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于潜默。”这个世界上真正有大师智慧的人一定是少数,拥有大圆满根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是停留在热闹的思辨丛林里相互争论或是分别归类罢了。我们所秉持的观点,无论自己有多么得意,无论获得了多少掌声和粉丝,很可能也只是丛林里一个杂音而已。沈从文先生因为体会到“知道越多,越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所以上台讲课的时候永远都是战战兢兢,心存敬畏,生怕对他人产生误导。

其次,因为敬畏而始终保持自己认知上的开放,对于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视角、不同侧面的观点保持开放,对自己建立的逻辑和因果关联保持其他可能性的开放。每一次经历,不仅仅只是本能地调用过往的认知和经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察新的事情与过往经历相比的差异,从而不断补充和修订自己的认识。每一次对经验的总结,不仅仅是结果的记录,更重要的是对引发结果的条件的构成、以及这些条件之间关系的研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认知开放才有可能不断被放大,持续放大认知才有可能接近真相。

第三,“标准化与复制”的适度追求。通常而言,无论是从生意的角度,还是从追求效率的角度出发,我们都愿意把对一个事物的认知、一件事情的处理、一个产品的制造、一个服务的流程等进行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才容易复制和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产生效率。与此同时,标准化容易带来刻板、僵化,容易让人丧失思考和学习能力。学习这件事情,既然是不断放大一个人的认知和接近真相的过程,而管理咨询师又是以学习能力为核心能力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对标准化的追求保持适度和警惕。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组织生命体,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一定是鲜活的、灵动的,是超越任何模式上的标准化的。因此,虽然出于效率的考虑,出于降低学习成本的考虑,需要适度的标准化,但在追求标准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方法的积累而不是结论的复制;研究方法的流程化而不是方法本身的固定化;方法论、案例库的建立与借鉴而不是一种方法或经验的简单复制。

最后,参与而不仅仅是旁观。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谓“当局者迷”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当局者往往容易因为自身利益和心灵对于情境的陷入而变得主观,有失偏颇。其二,当局者作为情境中的一个角色,如果不能跳出画面看画的话,本身对于事情的认知也容易片面化,看不到全局。与此同时,所谓“旁观者清”也同样存在致命的风险和问题。首先,旁观者是否有足够的理性保持客观?是否有足够的系统思维能力、看到全局而不是一叶障目?是否有经得起考验的价值观而始终保持中立?这些都是前提。其次,如果只是旁观而从未融入当事人的工作的话,所谓“不融入的超越”往往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还不要紧,关键是无法真正体会当事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没有深度的理解,就无法真正给与当事人客观而又触动内心的建议,无法帮助当事人跳出困境或者建立面对困境的勇气。另一方面,所谓“融入又无法超越”,要么是“人一旦有所求,行为就容易变形”,因为自身利益追求而深陷其中,失去中立,甚至丧失职业操守。要么是心力不够,承担不起,拿的起放不下,非但帮助不了别人,还因为思虑过重而消耗了自己。

最后,即便是“融入又能超越”的情况下,如果所谓融入的程度不够,始终不是当事人或者没有当事人的心态的话,就只能基于旁观而获取信息、形成结论。事实上,要想了解真相,就不能只是基于别人的实践而构建自己的认知,哪怕你有超强的总结能力和洞察力,这种认知也会因为主客体的分离而存在天生的缺陷。别人的实践也往往很难打破自己的认知,因为自圆其说是人们最擅长的本能。实修才有可能证悟,觉察力提升才有可能超越本能,用自己的实践不断接近普遍的真理,是唯一的道路,没有捷径。

因此,深度融入的同时又有旁观者的视角才是根本。就如同学习游泳,最好的方式是跳进水里亲自去试一试,而不仅仅只是站在岸上观察各种人的泳姿,总结方法和感受。跳进水里的同时,一边去实践,一边不忘总结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与规律,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以寻找真相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将实践和旁观融为一体,从心态到行为,逐渐打破之间的界限,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最有效率。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