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
源自:溪畔蔷薇 作者:李书玲
编者荐语:
面对,说起来简单,真要触到痛处,才能检验出是不是真的愿意面对,有能力面对。
以下文章来源于溪畔蔷薇 ,作者李书玲
昨天因为一位朋友的病情,在朋友圈里感慨了几句,今天想起来,关于面对的话题,好像还可以多说几句。顾名思义,面对就是正视问题和现实、不回避的意思,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保持真实。小时候上语文课,鲁迅先生讲到,“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那个时候理解不了这句话的重量,却也不影响把这句话永久了背了下来。模模糊糊地感觉,人生在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大丈夫行走江湖,面对似乎是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勇敢。后来才知道,凡事面对并借由机会认识自己,是内在成长的基础。

如果不能把诸如“应该怎么样”、“我希望怎么样”、“必须怎么样”、“我不相信会怎么样”……之类的执念放下,我们就没有办法接近真实,哪怕无从回避,也不是真的面对。面对一定是内在的接受,无论事情的结果带有多么强烈的冲击力,在意识到的那一刻,首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心先平静下来。哪怕是大喊几声,也要让自己从强大的情绪能量当中脱离出来。自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惨淡,看着自己在难受,才算是面对的开始。

“受着”是暂时无能为力情况下一种积极地面对,既然无能为力,能做的是尽量不让自己沉溺于情绪,事情顺其自然。“扛着”是内在积极的镇压和外在消极的对抗,为了回避面对内在真实的自己而强迫自己接受外在的不如意。

平日里出现杂念干扰,我们可以在意识到念头出来的时候,不去管它,就像天空里的浮云,不去管,一会儿也就散了。另外一种选择是把念头转掉,就像我们一直盯着云彩看的话,真的就会慢慢散开一样,只是时间问题。前提是我们知道那只是个云朵,我们不会在转念的时候整个心陷入其中,被念头本身所裹挟和覆盖。
如果当我们遇到重大挑战而容易心生恐惧的时候,往往就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杂念的问题。就好像是一条我们不愿意往前方看但又很容易被巨大磁场吸附进去的仿佛深不见底的隧道。一刹那间的想起,便毫无缚鸡之力地被卷裹进去,迅速被巨大的恐惧所穿透。这种时候,仅仅靠转移注意力,让念头自己灭掉往往很难做到,因为隧道的吸附力太强。
所谓面对,就是干脆把隧道的尽头看清楚,不让它像黑洞一样存在。既然没有办法不去想,就干脆不做抵抗地直面地把尽头看清楚。事情最坏的可能会是什么?一旦发生的话怎么办?想清楚了,也就能够放下了。如果我们真正相信菩萨的智慧和慈悲的话,就会发现,没有什么结果是真正可怕的,虽然因果业力存在,但万法唯心,一切都在秒秒的变化中。即便是在看似黑暗的尽头,一路上也早有一线光明存在和伴随,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更积极地拥抱。
忽然想起了文天祥和苏东坡,一个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另外一个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士大夫的情怀跃然纸上。在面临生死考验、身体遭受巨大折磨的时候,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超然的气魄;在遭遇心灵被吞噬般的纠缠而看不见出口的时候,有将心灵赤裸裸地扒开的无畏的坦荡,便是面对,背后是真的相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