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韵 > 禅艺之道 >

神奇地理位置 寻找中国茶文化的根

源自:中国民族宗教网 作者:袁正洪

 
  据古籍《诗经》、《尔雅》、陆羽《茶经》等记载:茶,古称为“荼”, 后称“茶”,亦称 “ 槚”、“ 蔎”、“ 茗”和“荈”。还有 “ 葭荼”、“ 苦荼”、“ 酪妈”等称呼。
 
  中国是茶的故国,是世界的“茶的故乡”。 朝鲜、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茶文化都是从中国传入。世界上大多数茶学研究者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现在世界各国称茶为“Cha”或“Tea”,就是在中国茶传到外国时,由中国语言翻译而来的。
 
  茶叶原产地是中国,茶文化原创地也是中国。谈茶就要特别讲到湖北,谈湖北茶文化就要特别谈武当道茶。谈武当道茶,就得到八仙观领略道茶文化。
 
   先说我国茶树的发源地。据有关专家说,关于我国茶树的发源地,有西南说;有川东鄂西说;有云南西双版纳说;有巴山岖川说;有神农架神农常百草食荼说;有秦巴武当山区说……在这些地方都发现有古茶树。
 
  何以谈茶就要特别讲到湖北,有关专家考究说,这是因为:一是茶神炎帝神农,出生在湖北随州,他在神农架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改之,第一个发现野茶。二是茶祖诸葛亮,襄阳古隆中人,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他将湖北的茶种带到了云、贵、川等地,现在逢年过节,少数民族兄弟还拜“孔明茶树”。三是唐代茶圣陆羽,湖北竟陵(天门)人,靠著有全世界首部《茶经》。四是茶使,一有王昭君,二有李道宗。王昭君(王嫱),西汉湖北兴山县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皇上令其和蕃,她将茶带到了北方少数民族。兴山有条香溪河,河的源头在神农架,源头一眼泉,陆羽称作天下第十四泉。李道宗,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弟,晚年封湖北“江夏王”,曾任过刑部、礼部尚书(宰相)。41岁时,钦令其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婚配,他(她)们带去了茶。还有的许多文人对联、书法、绘画、诗词歌赋与茶有关。
 
  谈湖北茶文化就要特别谈武当道茶。这得从仙山武当所处的地理位置说来。
 
  武当山,南依中华诗祖、周朝太师尹吉甫故里房县和神农尝百草的神农架原始森林;北临古老汉水孔子采诗寻找的孺子歌处;西接渝陕巴山秦岭;东连古代三国文化历史名城襄樊。独特的秦巴武当山区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令人慕名神往被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道茶文化之乡武当山八仙观村。
 
  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诗的祖国。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有七首诗写到了茶,《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胃荼苦,其甘如荠”、“采茶新樗,食我农夫”(樗音出,椿叶)。
 
    《诗经》在《出其东门》中说:“有女如荼”,把见到的妇女,比作又轻又白的荼花。"荼"(音tu)是我国中唐以前对"茶"的主要称谓, 现今的"茶"字源于"荼"字。这正如我国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写诗所说:“古称荼苦近称茶,今古形殊义不差。”
 
  “茶”字的记载最早见诸于《诗经》。《诗经》的编撰者在哪里?
 
  《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是我国四书五经之首。《诗经》的采风者、被歌颂者、编撰者是2800多年前周朝太师尹吉甫,被称之为中华诗祖。据《郧阳府志》等史料记载:“尹吉甫房陵人”,其故乡就在八仙观武当山南边紧连的房县。至今这里还流传着周太师尹吉甫秦巴武当汉水采风《诗经》的传说,古老《诗经》相关民歌至今在武当山南紧连的千里房县传唱。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据秦汉时所作《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武当山南依神农架原始森林,相传古时神农炎帝在神农架 “斫木以耜,揉木为耒”,搭架采药,开创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自古以来,这里流传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的故事。
 
  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的《广雅》一书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饮。”茗,即茶也。
 
  据《山海经》、《郧阳府志》载“荆山之首景山在房县城南240华里”。
 
  据《括地志》载:今湖北西北的竹山、房县“是巴蜀之境”,是春秋文公十六年巴与秦、楚共同灭庸后巴国扩张所至之地。由此证明:《广雅》书中记载的“荆巴间采叶作饼” 的茶,产于鄂西北房县、竹山所处的秦巴武当山区。
 
  我国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叶如丁香”。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
 
  武当山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十堰市的竹山和房县西南部山区古称巴国之地,正是陆羽《茶经》里所说的茶的产地巴山之地,是世界及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是道茶文化的发祥地。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刊发“武当山发现天然野生古茶树对研究我国茶资源分布具有重要价值” 的消息时,先后被中国新闻社、香港大公报、中国茶叶网等上百家媒体纷纷采用,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标签: 神奇  茶文化  地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