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生活禅悟 >

如何能转化负面情绪积极快乐的生活?

源自:禅文化网 作者:大愿法师

 
  有一位禅师很有慈悲心,他发现当地很贫困,有很多孤儿。有一百多个孤儿在他寺院附近,没有人理,生活境遇很惨。于是这个禅师就发心去帮助这些孤儿,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孤儿院来抚养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他身无分文,怎么办呢?于是他决定去化缘。走到当地最富有的一个人家里,希望那个富人能够捐资来帮助这些孤儿。不巧,那个富人是做生意的,刚刚有一单失败了,一下子亏了几百万,心里面正不痛快呢,况且,他也没什么佛教信仰。看到一个和尚上门来来化缘,听和尚说不了两句,马上就很生气,赶和尚走。这个禅师还在一直跟他说,希望他有慈善的心、有爱心,帮助这些孤儿等诸如此类的话。然后这个商人就忍不住了,伸手就给了这个禅师一耳光。对和尚说,马上滚,赶他走。但是这个禅师没有生气,也没有走,就站在那里。等这个商人发泄完了以后,看到这个出家人怎么还不走,就问他:“你为什么还不走啊?” 这个禅师就说:“感谢你,谢谢你,你刚才给我的礼物我已经收到了,但是给那些一百多个孤儿的礼物我还没有收到呢!”。这个人听了以后就觉得很惭愧,想到这个出家人其实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小孩子,变得能够不生气,没有很愤怒了。从此以后,这个商人就转过来,成为这个禅师做慈善的一个坚定的护持者。慢慢的他的心性转变了,事业也日渐提升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很多事情的冲击。有一些是好的,有一些是我们觉得不好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应然,是本然。不是你想象它应该怎么样它就会怎样,它是本来会怎样,它就会按规律呈现,不会按照你的主观意志。然后你就会生起种种的情绪,比如贪心,对好的生贪心,起贪婪的情绪;对不好的起愤怒、排斥、抗拒的情绪;对其他的你不明白,智慧力不够的起怀疑的情绪;对人家比你优胜的起嫉妒的情绪。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一直在起伏波动。
 
  那么,要怎样转化负面情绪,过积极快乐的生活呢?简要地说,转化负面情绪有如下五个步骤:
 
  第一:你要能够觉知当下的感觉,以及身体上的反应。比如说,当下你很愤怒,你是不是觉得,你的胸口变得很燥热呢?需要自己去觉知。
 
  第二:当你能够觉知当下时,当你对自己身体上的反应有了感受以后,接下来你要怎么做呢?去评判它,判断它。前面的觉知当下是受蕴,后面的评判、判断它就是想蕴。你去判断这个事情是好的还是是不好的,这个就是想蕴。接着你要觉知你的评判、你的怀疑,然后让它放松,全然地、充分地去觉察它。
 
  其实要让自己过快乐的生活,就是不要阻止一切的发生,不要阻止你情绪的发生。要知道,修养不是修行,人家骂你,你明明很生气,但你一直压抑着愤怒,不发泄出来。你以为这是修行吗?不是的,这是你修养好,不是修行好,你还不懂得真正的修行。你一直压抑自己愤怒的情绪,然后,在大众眼中你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修养很好的人,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但是其实压抑久了,你就可能会有胃病,会得胃溃疡。为什么?因为你那个负面情绪一直在里面憋着,但是这个情绪一定要发泄啊,而这个那发泄就会把你的胃烧坏掉,得胃溃疡。
 
  所以,修行是什么?让一切发生的畅顺地发生,不要阻止它,只要觉察它就对了。有感受时,你就觉察你的感受;有想法、有评判时,你就觉察你的评判、觉察你的怀疑。当你能够充分觉察它的时候,你就能够穿透它;当你能够穿透它的时候,它就不会障碍你,就不会伤害你,你也就不会有身心的疾病了。
 
  第三,要看到是什么人、是哪一件事引起了你的情绪,尤其是引起了你的负面情绪。
 
  平时,我们都像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很有修养的样子,那是因为没有事情触发,一旦有个事情触发,马上就原形毕露。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呢?不要评价自己,不要否定自己,只是去照亮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噢,原来我这个内心里面还有一块石头,里面藏了很多垃圾。”原来这些你是不知道的,现在翻出来了,你是不是应该高兴呢?因为你看到了你内心的盲点。
 
  所以,当你的情绪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一件事而起的时候,要放松与对象的关系,即放松与那个人的关系、与那个事的关系。往往是因为你太执着于这个人,所以你才觉得他对你造成伤害,你越在乎的人往往到后面就会变成越不在乎你的人。
 
  不是冤家不聚头,为什么?尤其是夫妻之间,一结婚就吵吵闹闹的,为什么?因为你不能够在亲密的关系里面觉醒。菩萨叫什么?菩萨叫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萨埵是有情,不要以为菩萨就一定是供在寺院里面,高高在上的。不是的,假如你能够在亲密关系里面觉醒,你也是菩萨。为什么?因为夫妻关系,这个是最亲密的关系,也是你最执着的关系,也是你内心最大的盲点,如果你能够穿越它、穿透它,你就会觉醒!这是修行,这个就是菩提萨埵,就是觉悟有情。要怎么在有情关系里面觉醒呢?要放松与对象的关系,不要执着,放松到你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完全负责,不会像原来那么失控,能够完整地、全然地觉照你的情绪。
 
  当然你会不会有情绪呢?有的呀。你不要以为一个禅师就不会生气、不会骂人,骂人骂得更凶呢,但是当他骂人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是不会遗留下负面情绪。尽情地欢笑,尽情地哭,有什么情绪都能够觉醒地、清醒地去觉照它,然后让它全然地释放,这样子就不会一直让负面情绪控制你、笼罩你甚至让这些情绪在你身体里面形成一个痛苦之身,这样子就很糟糕了。
 
  第四,转心。当你能够全然地放松,对你自己的情绪去照亮、去负责的时候,你的心就转了。此时这个情绪就控制不了你了,然后你就会感觉到有正面的、积极的、光明的能量自然生起来了。
 
  第五,了知无常,辨识情绪短暂性的本质。在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里面有一个偈子,告诉我们负面情绪起的时候要怎么样?要安稳住如树。我心里面很想发脾气、很想骂人,要告诉自己:要安稳住如树。你只要控制自己一分钟,不把这个话冲口而出。一分钟以后,你那个话就再也不会出来了,因为它是无常的。
 
  情绪是我们的精神生活,是我们的精神生命。《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怎么样去照见五蕴皆空?这一句话就能够让你彻底觉悟,圆满成佛,所有的修行之道都在里面。照见色蕴皆空,是要超越肉身的障碍,也就是要在能量身里面开始修行。然后,照见受想行识蕴皆空,就是在精神里面来修行。受是感受,有感受你会起种种情绪。想是什么?想蕴就是你的思维,你的判断力。这个是什么?理性思维啊!前面是感性思维,接下来是理性思维,所以想蕴就是理性思维。行蕴是什么?你作了价值判断以后,你会有取有舍,你决定要选择什么、排斥什么,那也就是说你会给未来作一个行动计划。这个是什么?这个是行蕴,你准备怎么去行动,这么一个行动计划。所以不要死记硬背佛经的名词,你要懂得用自己的话来领悟它。
 
  那么,受想行识蕴皆空怎么修呢?告诉大家一句话,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是不要活在想蕴里面,要超越想蕴。你怎么去思考,怎么去思维?你一定是调动过去学的知识来跟现在的事物来比较,然后作一个价值判断。所以你的心是活在过去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就是超越想蕴,不活在过去。
 
  现在心不可得是什么呢?现在心是当下的感受。所以,真正修行的地方就是在受蕴里面修行,为什么?因为只有受蕴是在当下,想蕴是过去,活在过去。行蕴是你活在未来,唯有受蕴是你活在当下,但是连这个当下的感受和情绪你也不可以执着,所谓的五受啊——苦、乐、忧、喜、舍,一切的感受可以归纳为这个五种感受。苦、乐是生理感受,忧、喜是心理感受,舍是不苦不乐的中庸状态。
 
  那么对这一切感受你也不可以执着,你要超越它,所以现在心不可得是超越受蕴,未来心不可得,你给未来作的种种计划,你的心在哪里?活在未来嘛。所以未来心不可得是超越行蕴,不活在未来。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过去心不可得就是不被过去的我所绊倒,如果你执着于过去的经验,他就会像绊马索一样让你摔跟头。为什么很多人会失败呢?其实是因为他老是执着于过去成功的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但是,其实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另一句话,如果你对成功执着,那么成功是失败之母,你执着于你过去的经验,你活在过去 ,环境变了,形势变了,资源变了,你还用过去的老套路来去套的话,你就是像刻舟求剑一样,是必然失败的!所以,不被过去的我所绊倒。
 
  现在心不可得就是不被现在的我所累倒。为什么会觉得活得这么骄躁,这么浮躁,这么累呢?是因为你以自我为中心,太执着于你眼下,任何一件小事你都紧张得不得了,所以你就觉得很累!
 
  未来心不可得就是不被未来的我所吓倒。去做就对了,不要老是坐在那里胡思乱想,等到一切你都想透了,具备一切条件再去做时,那机遇早就已经过去了。所以,有一点条件你就应该马上去做,这就是未来心不可得。
 
  所以,《金刚经》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不被过去的我所绊倒,不被现在的我所累倒,不被未来的我所吓倒”。这样子你就能够有智慧,这样子你的心、你的思维方式就提升了,你的情绪也就能够转化,积极的生活了。这个就是禅的思维,这个就是智慧的思维。
 

标签: 生活  负面情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