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生活禅悟 >

一个人的底,到底在哪里?

源自:禅吧网 作者:李书玲


“底气”,最近经常会想起这两个字,细细品一品,总觉得内涵丰富而意味深长。越来越发现文字是个很美的存在,从字面的意思到立体化的感受,文字本身并没有变,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而抵达层层深入的意境,看到纵深处万千丰富而细微精妙的实相,着实是个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的历程。

 

查了一下百度百科里的解释,“底气来自自信,可以互信的自信。只要心中有底,不论你表现得多么谦卑多么客气,别人都能感受到你的自信。这种表现就是一种底气,财富、学识、家庭背景、专项技能这些通通都能成为你的底,并产生底气。人无底不壮,浑身有气无力。”具体而言,一是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二是指“基本的信心和力量”,三是“泛指气力或派头”。

 

 

话说一个人说话或者做事情有底气,意味着自信从容、胸有成竹。心里没底,则是对于自己表达观点和结果的不确定,因为不确定所以就没有充分的自信,甚至是心慌或是心虚的。总而言之,所谓底气意味着自信,而自信的关键是因为有“底”。

 

一个人因为有底,气的呈现是在不同情境激发下的自然应对和自然流淌。底相当于是体,气则是用。底是什么,自然就会呈现什么,伪装可以一时,长期是藏不住的。所以,人跟人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内在的相处和磨合才是根本。人世往来,各种相遇和缘聚缘散,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人,难免会显得太过于浅薄苍白或是平淡无味,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记。阅历丰厚、人格充满张力、深不见底又温暖灵动的人,相处起来才会滋味隽永。

 

 

人间至味总是情,心灵靠近而碰撞出的火花,不该是擦枪走火的危险,也不是敏感提防的计较,更不是刀光剑影的拼杀,而应该是光亮的、柔和的、暖意的、清明的,是岁月长河里记录着又消逝着每一笔当下的印记,是当下的浓墨重彩,时空无碍的能量聚散,是生命在有无之间最好的表达。

 

一个人的底到底在哪里?来自哪里?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同样是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出来,给人的感受和影响力相差甚远。最好的呈现是真实的、内外一致的、是自我认知基础上的现量表达,而不是夸夸其谈的照本宣科,更不是自作聪明的鹦鹉学舌。一个人的“底”的构建、探索和层层深入,是在岁月磨砺面前的永不退缩,是剥离一切荣耀之后的坦诚面对,是心灵极致考验中的灵魂追问,是放弃和坚守之间的正向超越。文字只是方便,经有不同的方便,表达和呈现的是一个人由内而外对一个事物真正的认识,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鹦鹉学舌,哪怕学得再好、再流畅,在真正懂的人面前,也是空洞乏味的。而且外在的技巧越好,越容易显得浮夸浅薄。真正有价值的交流,是双方共情共振时的“在一起”,你跟着我,我带你走进更深的体验,心领神会的刹那,只道当时已忘言。

 

 

前阵子跟一位好朋友聊天,大家都很关心和敬重的朋友,提起近期的一些经历,朋友不禁感慨,“人活到一定年纪,经历各种无常之后,最大的体会是,人是需要根的,这个根便是信仰。”缘起性空,因缘和合,一生之中我们没有办法决定会遇见谁,会遭遇怎样的经历,却可以把所有的得失荣辱都沉淀为内在的力量,完成更为深层的转化,在不断接近更为终极的追问中,铸就自己的根部,就像插座找到了电源,从此勇敢,坚定而无畏。

 

什么是信仰?真正的信仰不是迷信的盲从,不是理性的封闭,甚至也不是外在的依靠。即便是不再执着于自我的信仰,也依然存在层次的差异。追求真理应该成为信仰的底色和原动力,信仰是宇宙智慧的通达和用心看到的实相,是能够经由我们自己的身心呈现出来的力量,是无处不在又无处都在的光明,究竟而无漏的智慧,贯通而融为一体的慈悲。

 

 

你的底在哪里?如果只是跟别人在一个层次内的知识概念、信息量或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差异,那就需要提防对于别人而言无从考证、不明所以或者毫无帮助的炫耀;如果是层次升级后居高临下的覆盖或者缺乏耐心的敷衍,那就需要去觉察因为优越感所呈现出来的傲慢和强势。只要一个人的“底”尚未接通究竟智慧,即便是层次的升级,也依然无法跳出“智慧出、有大伪”的范畴。因为,究竟的“底”是灵动的、鲜活的、绝对自由的、游刃有余却毫无圆滑的狡黠,笃定淡然而没有任何武断强势的痕迹。在拥有中超越被拥有,才是真的圆满。

 

你的底在哪里?

 

标签: 信仰  自信  底气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