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生活禅悟 >

我是谁?

源自:溪畔蔷薇 作者:溪畔蔷薇


以下文章来源于溪畔蔷薇 ,作者在状态的飞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无论对于一个人而言,还是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似乎这都是终极的哲学命题。其实无论哲学也好,宗教也好,科学也好,以怎样的机缘去寻找不重要,重要是能够真正找得到答案。真理只可能是一个,答案一定是个客观存在的实相,存在就是存在,没有道理可言。否则,无论是复杂高深的思辨,还是含混不清的说辞,还是简单粗暴的信仰,再怎么显得高大上,也并没有找到答案。反过来,一个看起来才高八斗的人,在思考和探索人生终极命题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在学问上显得高深莫测而成为让自己开悟更大的障碍。

 
忽然想起之前吕董有讲过一句话,“读书的人,容易上书的当,不读书的人,容易上人的当。”这句话跟寻找“我是谁”并不完全相关,但里面有个针对读书人的关键提醒。越是复杂命题的答案,越是需要实修的方式去寻找,做到了,看到了,才是真的知道。否则,读了一堆书,貌似学问很高,有可能只是陷入读书的游戏当中,获得一种虚妄的优越感,跟现实中的实际生存能力并没有多大关系,所谓高知低能多半也是这个道理。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只能在“我”的每一次呈现时去觉察,去研究,而不是在“我”的外面去寻找,以为看看书就能找到,那基本上等同于空想的文字游戏或是思辨游戏。而与各种他人的相处,也是“我”在秒秒做选择的互动的过程,如果不是借助这样的过程去琢磨自己,习惯性外部归因的话,想要找到“我”也只会是南辕北辙了。
 
有句话讲,生命从泥土中来,要回到泥土中去;从无中来,要回到无中去。从肉体的生命来看,这话没错。物质的存在有生必有灭,死亡和消逝是所有肉体生命的必然结局。然而,我是谁?这个“我”显然并不单纯指肉体生命,是生命中那个随时会对外境做出反应的精神的存在,而本身肉体生命也不可能脱离精神而存在。从生命的起源上讲,受精卵产生的那一刹那,除了父精母血的物质结合以外,还有一个所谓“神”的注入,这个“神”便是一个人的精神生命。随着一个小孩的长大,“神”会灌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开始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所谓的六识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六识也可以算是一个健全的普通人与生俱来的六种能力,只不过存在力量、灵敏度、层次等各种差异。
 
如果我们把“神”理解为类似于信息特征的存在,里面既有全息的究竟智慧,就那个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存在,也有降维到三界之后作为轮回主体的业的信息,再加上后天成长过程中,包括父母影响、学校教育、社会熏染等在内的各种信息也会沾染进去。最终,经过后天的教育,“神”会大量地调用在脑袋里,在肉体上的根待在中丹田。于是一个看起来无比复杂而丰富的“我”便形成了。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所有的信息之间并不是杂乱的组合,从“意味着究竟智慧的那个圆满的存在”到三界、再到我们的肉体,是一层层降维发生的。越是靠近肉体和物质的信息,往往对我们的影响会越大,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更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种子的驱动。换个比方,有点像是莲花和套瓶,一重重无量的包裹,越是外在的,越是我们当下能够感受到的,跟我们发生关系的。每一重打开,才发现里面还有一重,而里面的跟外面的相比,总是会更空明一点、更轻盈一点,更全息和智慧一点,更少沾染和烦恼一点、更自由无碍一点。
 
在后天的生活中,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我”没有认识,便自然会活在“我”的信息所驱动的本能反应里。这种本能基于在这个世界生存的需要,一定是趋利避害的,同时又会是“喜欢喜欢的,不喜欢不喜欢的,想要青春永驻的,恨别离的、希望对抗死亡的……”。即便如此,我们会发现,除了一些生物体繁衍的本能(比如食色性)相对一致以外,更大层面上决定一个人幸福度和生命质量的精神诉求,也就是各自的偏好,存在着各种差异。并且这些所谓的喜好也并不是恒定的,遇到情境的时候,种子就会被触发,产生各种情绪和反应,与此同时,又会不断沾染新的能量种子进来。在如此周而复始的生命过程中,无论这个人外在的标签有多么成功、多么强大和多么受人尊敬,就内在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人依然始终活在“本能”里。就“我”的进步和升华而言,并没有本质意义上的突破和进步。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也会发现,大多数人的生命状态,无论现实生活里拥有着什么,基本上都是奔着“沉重”去的,要么身体变得越来越沉重,要么心灵变得越来越沉重,因为沾染太多。
 
关于“我”的话题,佛洛依德有一套看起来比较完整有趣的理论。他认为“我”包含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组成,大致的定义如下:“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格结构的基础,“自我”和“超我”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遵循享乐的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超我”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是道德化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意识所分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概括来讲,本我代表着与生俱来的本能,自我是对本能与社会规则和超越之间的调节,而超越是对社会意义上完美人格的追求。听起来佛洛依德的理论确实表述地很清楚,并且显得很完整而系统。事实上,有点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而且很难真正解决什么实质问题。因为他的理论是从外面往里面看的,从社会道德角度去定义超我,从跟社会的互动中去定义自我,都是对“我”呈现以后的现象进行描述。哪怕是对所谓的“本我”,也是从其呈现的特征上去定义。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只要“我”(也就是那个“神”)里面包含了相应的信息,遇到情境的时候,就一定会有对应的反应。哪怕在外人面前装作没反应,自己的心有没有动是真实客观的,就算把自己变得麻木,里边的反应也一定存在,跟社会意义上所谓的好坏对错、道德人伦之类的分别没有本质上的关系,有种子就一定会有反应,因缘和合。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我”也好,“超我”也好,是“我”的种子一点点散掉,包裹在外面的能障重重突破之后的自然呈现,不是反过来基于结果的标准而强制一个人对标去做到。如果一个人想要让自己过得更加幸福和圆满,选择的方式却是“不改变因而强制性地对标理想的结果和标准”,就肯定会面临内外不一致的强烈冲突,在精神层面出现强烈的自我拷问和无解般的绝望,或者在不断镇压自己真实本能的情况下变得越发冷硬和沉重。
 
“无我”不是基于外在标准的“利他”,而是内在神识里的种子越来越少,越来越淡,越来越空明后的自然呈现,是个客观的事实。里面没有了,更加空灵清明了,呈现的时候“我”的痕迹自然就会越来越淡,并且是不分情境的、稳定而鲜活的、灵动的、流水不腐的。所谓“利他”,只是对“我”变得空明了以后所呈现出的一个特点的描述而已。里面没有了就是没有了,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就不会再沾染,不会再有冲突,而不是明明有了再去化解或者镇压。既然是客观实相,就没有道理可言,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真正的“无我”其实包含了所有的“有”,圆满无漏,随缘呈现,不沾不染罢了。
 
怎么样才能真真切切地找到“我是谁”?其实原理和方法都很简单,认识真实的我,然后借由工作生活中一切情境和发生、没有分别地去散掉“我”的种子或者外面包裹的能量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当下的“我”,找到“我”的根根,看到那个圆满无漏的存在,从而智慧解脱。进一步讲,怎么才能认识当下真实的“我”?从做个真人开始。真人不是外人眼中的真,也不是所谓的好人,坦率真诚的人……。真人是指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内在真实的反应,所有那些或者强烈或者微弱的各种念头,各种“我”的特点。只是保持对内在反应的觉察,不去做社会意义上好坏对错的分别,让它不被干扰地呈现,就是所谓的“内外一致”。
 
只有我们尝试着放松对内在反应的压制、捆绑、束缚和遮盖,它才会变得越发灵敏和鲜活,把所有的特征都呈现出来,也才是真实完整的人性。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我”的特点本质上没有对错好坏,就是一种倾向。很多人之所以会取得很大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某些特点,这些特点在成就他们的同时,到了一定阶段,又会成为进一步升华自己的障碍,而且越是所谓好的特点,越难以觉察和超越。比方说,一个人很有情怀,就会奋不顾身地去追求某个事业,甚至不顾个人得失,因此也往往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如果太陷于情怀,就容易对短期内的结果有所执着,看不到更大事情背后的更为复杂的决定因素和多变的曲折,因此而容易在细微之处丧失洞察或者变得钝感,直到失去对整件事情的判断和把握。再比方说,一个人向来简单坦诚,在社会意义上是个公认的优点,但也恰恰正是因为这个“优点”,会让人看不到更多复杂背后丰富的人性,学习的趣味就少了许多。既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有的“我”的特点,就没有必要去做分别和强化,关键是认识和释放。
 
逻辑上讲,我们睁开眼后的所有反应都是“我”的作用,是“我”在选择和指挥的呈现。要想看见“我”是什么样,研究“我”为什么是这样,那就只能是“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的方式,“动中悟”的途径。只有“我”呈现,才能看见“我”。在呈现的过程中,“我”是决定着呈现的那个存在,从主客的角度来讲,是做主的那个,所以,对自己保持觉察,就要注意,不能把注意力总是放在客体之上。
 
一个人究竟想活成什么样子?为什么活?怎么才算是有价值地活着?怎么样才是不枉此生?如果这些命题不清晰甚至从未曾思考过和探究过,一直都只是活在本能里,跟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努力,不一定就能很快真正觉醒,但至少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去靠近。万法唯心,心想事才有可能成,佛菩萨带着走,也得是自己方向清晰、目标明确才行。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