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学 > 读书交流 > 心得感悟 >

关于破第六识的研读心得辑录二

源自:禅吧网 作者:禅吧网

 
    LLJ:对破第六识(意识)的认识:
 
    1、意识的本质是一种能量,是在大脑特定区域的一个高能量节点或高密度区。意识的能量其中也含有信息。所以意识同时具有“能量性”与“信息性”。
 
    2、意识的“根”是“第七识”,“第七识”本身也同时具有“能量性”与“信息性”。“第七识”本身具有“能量性”的同时,“第七识”还具有“抓取”(粘住)其他、更多能量的属性与特质。
 
    3、意识是“第七识”在大脑中的一种应用、一个代理人,意识听命于“第七识”。
 
    4、大脑是舞台,意识是演员,第七识是导演。
 
    5、意识层面的能量属于中等层次的能量,其能量的层次高于能体,低于灵能。
 
    6、上师帮助他人“破意识”有两个路径:一个是直接帮着打开“心口”,让“心能”上升到大脑,直接化掉大脑中的能量结点或高密度区;二是直接化掉大脑中的能量结点或高密度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让人直接进入“本地风光”。但是“本地风光”状态是否可以持续,还取决于被帮助的人是否有能力保持住上师帮助达到的状态。(特注,在本法中,许多师兄弟也可以有此能力,不必是上师。)
 
    7、以意识为起点的修行,是传统修法中强调的“入静层面”的事情,最高境界为“三际脱空”(此境界可以通过以一念代万念、等待机缘再破此一念实现,此亦是禅宗参的一种话头的道理:死参一个话头,如“念佛的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类似作者讲的方法4)。
 
    8、因为意识的根是第七识,即意识中每一念的起处就是第七识,所以通过追每一念的起处,是可能追到第七识的(同时第七识又是第八识的用,所以也有直接追到第八识的可能)。(此是禅宗的参的另一种话头的道理:念念分明,关键点是关注每一念的起处。传统禅宗的“参话头”实有其高明之处。)
 
    9、超越意识意味着原来以大脑为观察起点的认知方式升华成了以心为起点的认知状态。自然此时觉受、认知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反之,也可以作为一个检验标准。
 
 
    Emma:第二学部:破第六识 学习心得笔记:
 
    作者先从客观存在角度对意识进行了认识,再从现量、证量、操作的角度对第六识及其超越进行了现量描述。
 
    第六识指以人脑为根的自我,思维活动是其最基本的运动及存在形式,现量看,意识是七识专注于大脑后逐渐积聚的一个能量结点或高密度区,对其超越就是使其化解,基于这种认识,作者推荐了5种超越方法。超越后的证量就是观察世界、起作用的后台由之前的大脑变成了现在以“心”或肉体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形式。自己最深的体会是在大脑中易分别,易纠结,而在“心”时为当下感,因此带给行者的体会是鲜活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本人是在作者和师兄的帮助下破六识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欣喜、感恩和破六识后与环境及对象的一体感。记得当时作者提醒接下来应该对照书中各自的定义,认真对各种现象贴上标签,分清楚什么是肉体,什么是能体,什么是主体,主体如何利用能体来调整肉体,心能可以收放自如吗?心能与能体是什么关系,“心能”与“能”是什么关系?然而在这样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只是享受了这种状态,对肉体、能体、主体及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并不清晰,没有对应到自己的操作中。在此提醒各位同修引以为戒。因为现量来看,六识出发点为“脑”,当超越“脑”用“心”后,心的范围就是能体的范围,理论上可以到整个空间,所以后面可以玩的花样很多,但取哪个,认哪个是需要做这种识别训练的。比如自己后续的操作就是将能体变大,摊薄,感觉心能的范围也在逐渐变大,但就是取了这个空间了,对于如何变及力量还没有认识,借这次总结机会也再次警示一下自己。

 
    LMH:作者提供破六识的五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借助我们内在自性的力量来超越意识。因为之前练习过一些丹道、气功的方法,对通过调整呼吸、入静而激发身体的能量有粗浅的体会,所以认为这个方法是比较适合我的,一直比较重视吐气法的练习。吐气法的练习成效是要以年为单位的,作者给我的建议是积累经验,或者持续练习积累经验。吐气法的练习赞同LH师兄的看法,开始最好能单独练习,持咒也是,待熟练后两者再结合。
 

标签: 第六识  研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