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
源自:禅吧网 作者:杨海鹰
本文为杨海鹰老师答行者提问节选
接上篇《初发心的问题》

这个东西清楚了以后的话呢,我们下来就强调所谓对生命的认知这样一个基本经验的分享。我们说,在我们这个体系里头,我们对生命的认知是从三个方面,主体、能体、肉体三个方面来认识。然后我们告诉你,大概主体和能体是什么关系,主体和肉体是什么关系,然后肉体、能体、主体这三者你要去找到经验,找到感觉。
这个是“理”有了,然后“事”儿上,前行位主要是要解决,就是说我们可能对肉体的感觉是没有问题的,对吧?对主体的话呢,似乎也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对能体的话呢,很多人可能没有感觉,这就是前行位要帮你找到感觉的一个练习,这是前行位要做的。所以我们的念咒啦,吐气啦,转三维圆啦,都是让你对这个事情开始有经验。
然后下来呢,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清楚,我们所有的操作都是主体,借助于某一些方便,然后对肉体和能体的一个改变。然后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呢?我们的“理”也很清楚,就是为了冲着能够认识你真正的那个“我”,去“证佛之所证”来的。那所有的操作方便、原理就是这么过来的。
我们假定就说这个肉体越健康、越空,能体越空明,那这里头这个主体就会更容易呈现出来。然后主体呈现了以后呢,你会更容易的认知它,是这样一个角度。但是首先就是你要学会这样的一种认识自我的一种方便,那么就从你当下能做的这件事儿开始,就这么做起来。
这些东西都没有问题了,我们会再告诉你们,OK,把吐气、念咒、打坐这几件事儿,具体的怎么操作这个事情,我们跟大家分享,这就是之所以大家在一块儿线下交流,可能这一块就需要一点点去确认,比如说咒为什么要这样去发声,然后怎么去把它念对了,对吧?然后收功的动作很重要,对吧?还有就是身体的种种现象,就是刚才你们说的一些现象,那么“理”上你要清楚是怎么回事儿。
然后,再按你们中医古圣贤的生命观,所谓平人、病人,贤人这样的一个不同的生命状态来看,那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是属于那个病人,或者叫亚健康、平人往病人掉的这样一个过程中,那么你从这个状态要变成平人,然后再从平人变成一个圣人,那这中间的变化,你们慢慢自己要去建立这样的一个经验,是这样来讲的。所以前行位我们最后的目标就等于说,OK,要把脑袋层面的这个“我”能够把它化开来,更多的是能够在这个心层面,然后来主宰,来主宰自己这样的一切,这个是前行位的要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