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生活禅悟 >

【禅与人生】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源自:中国佛教图书网 作者:滕征辉

 
    佛陀在《金刚经》里讲,生命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诞生方式,父母亲经常讲虚岁,不少中国孩子都觉得多说了一年,我后来才明白那是包含了十月怀胎的艰辛过程。其实,卵生同样不容易,比如,小鸟生机萌动、从壳里向外嗑时叫“啐”,母鸟及时从外边向里嗑叫“啄”,新生命成熟的那一刻正是所谓的啐啄之机。  
 
    人生在世应当具备两种宇宙的世界观:一是身外的大宇宙;二是自身的小宇宙,个中的玄妙既有“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不经意,也有 “雪夜观灯知风在”之追求。啐啄之机代表的恰是自觉与他觉、自力与他力的相机而动,那是极度深奥之中的精确相会。有一位大哲人用之说道:“为师者,此第一事也。”  
 
    解惑之道在于把握推陈出新,师徒之间承继的是宇宙间的智慧道理,我觉得好的学生就像石头一样:虽然奇形怪状,却可无言而言;外貌平凡,能点缀他人的生活;埋在土中不掩其灵气,成为大地骨干;虽经风吹雨打,终可坚定不移,相依相望而成万丈之基。与此相应的,为人师表者当可像水一样,具备水的君子五德:  
 
    (1)自身活泼,且能推动别人。  
 
    (2)随时随处探索前进的方向。  
 
    (3)遇到阻碍时,擅于积蓄力量,百倍发挥而克服之。  
 
    (4)有藏污纳垢的雅量,以自身之清、淡薄他人之浊。  
 
    (5)蒸而为云、聚而为雨、飘而为雪、结而为冰,终不失水之本性。  
 
    在原始部落中,人类祖先早就懂得“石中有火、不打不发”,释迦祖师也在菩提树下坐而悟道:“心有佛性、不修不出。”石头里呼出的气为 “云”,山洞中飘出的云叫“岫”,禅宗将印度的山中求道发展为中土的丛林制度,代代相传的正是那种出世后的宇宙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  
 
不为伤虫  
 
    2005年,我在青海湖畔的原子城结识了旦确卓玛上师,她以前做过电视台的导演,所以很容易谈得来。当时住宿条件一般,蚊子很多,想打又不敢,颇受困扰。以这个问题请教上师时,她笑着避而不答。  
 
    那年秋天我忽然接到上师的电话,说一位不怕蚊蝇的法师到了,问我想不想见。就凭这个机缘,我认识了觉真法师。老和尚庄严祥和,告诉我说,他是以大悲心平等对待众生的,他在香港大屿山住所的蚊蝇虽多,但一年相处,竟然再没有一只前来相扰。我们在场的几位居士只能随喜赞叹法师的慈悲!  
 
    初学佛的人,对众生的定义有时很含混。其实生命是有层次的,最高级的是人类,具备三个条件:(1)活的细胞;(2)神经反应;(3)有思想和记忆。中级的是动物,即使某些高等动物猴子等也有记忆,但绝无思想力。最下层的动物如虫蚁之类,只有本能反应。至于植物,仅有活细胞而已。  
 
    佛教将动物定为有情众生,植物定为无情众生,所谓的不杀生戒条,是指不杀有情,而不包括无情。有人举佛陀告诫比丘不可砍伐草木的例子,那是因为低级的鬼神往往依草附木,为了慈悲,不使鬼神生嗔,所以不去破坏其居所,并非因为草木不可杀的缘故。  
 
    细菌一类的微生物,是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生物,没有神经,更没有记忆和思想,不属于有情众生,所以杀菌不是杀生。当然,有些水中的高等微生物虽无神经,也可以算在动物之列。当年佛陀告诉弟子们,饮水需要经过滤水囊的过滤,把较大的微小众生滤出来,这也是从救度出发的慈悲胸怀。  
 
    原则上讲,戒杀是以不杀人为根本。杀人有三种条件:知是人,预谋而有杀念,杀死。这里的人,不论年龄贵贱,成形或未成形,凡为人者,皆不可杀。因此,佛教反对堕胎,不主张安乐死。即使是人体器官的捐赠和移植,也必须得到死者生前的首肯,否则会引起死者的嗔恨心,乃至影响他的往生。  
 
    对于蟑螂蚊蝇等处理问题,如果是用打扫清理及消毒的方式来防治其进入和繁殖,不算杀生,但不得用药物喷射杀虫。据佛典记载,比丘们的浴池由于多日未用,生满小虫。释迦牟尼佛接到报告后,回答说:“除尽污水,清洁浴室。”负责清理的比丘回答:“会伤虫。”  
 
    佛再说:“不为伤虫,是为清理浴室。”于是比丘们皆释然。  

标签:   人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